27

智能手機越來越普及,除了改變人類生活習慣外,原來連大腦形狀都會有所改變.....!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大拇指打字發 Whatsapp,食指和中指在屏幕上滑來掃去,可能是很多人每天最頻繁的「活動」。瑞士「蘇黎世大學」(Universität Zürich)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經常使用智能手機,大腦控制拇指的「體覺皮質區」(Somatosensory Cortex) 就會越大,在大腦處理觸覺的部分也會留下強烈「印記」。

「蘇黎世大學」研究人員刊登在美國《當代生物學》期刊 (Current Biology) 上的報告說,此前關於大腦可塑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特定人群,例如小提琴家大腦中控制演奏手指的區域就比一般人大。

智能手機的日益普及為了解日常生活對普通人大腦影響提供了一個獨特機遇。

智能手機改變大腦形狀

研究監察 37 名自願研究對象的腦電波,其中 26 人使用智能手機,餘下 11 人就使用傳統有按鈕的手機,對他們的拇指、食指和中指進行 1250 次刺激,並記錄他們的腦電圖,隨後將測試結果與近十天內的手機使用記錄進行比對分析。結果顯示,使用智能手機的一組,他們的「體覺皮質區組織活動增強。

研究員解釋使用傳統手機的手部動作,比使用智能手機簡單得多,而用智能手機就好像小提琴家一樣,他們的拇指和大腦運作聯繫會較強,而使用智能手機越多,這個改變就越明顯。

那麼,這種改變對人類是好是壞?研究員就警告,過度使用智能手機,大腦「體覺皮質區」的活動越強烈,而這種頻繁觸摸的動作最終可能會重塑大腦指揮手指工作的方式。改變「體覺皮質區」可能令腦部適應不良,從而增加「慢性疼痛」(Chronic Pain)、「痙攣」(Spasm) 和患上運動障礙的風險。也有研究人員認為,頻繁使用智能手機可能導致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

英國《每日電訊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son204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