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期,一講到大熱的電視劇,我猜大部份人都應該會聯想到韓劇《來自星星的你》(별에서 온 그대),對吧?劇情是說來自系外行星『KMT184.05』的「都敏俊」(도민준) 教授,在地球獨自生活了四百年,直至臨走前三個月遇上女星「千頌伊」(천송이) 的愛情故事.....!雖然《來自星星的你》故事只是虛構,不過原來故事概念,竟是來自古代《朝鮮王朝實錄》不明飛行物體真實記載

《朝鮮王朝實錄》當中「光海君」日記卷二十,元年 (1609 己酉) 大明萬曆三十七年九月廿五日 (癸卯)

【江原監司李馨鬱馳啟曰:『桿城郡,八月二十五日巳時,青天白日,四方無一點雲,雷聲發作,自北向南之際,人人仰望,則似煙氣兩處微出於碧空。形如日暈,撓動移時而止,發雷聲有若皮皷之聲。

原州牧,八月二十五日巳時,白日中,紅色如布長流去,自南向北,天動大作,暫時而止。

江陵府,八月二十五日巳時,白日晴明,忽有物在天,微有聲,形如大壼,上尖下大,自天中向北方,流下如墜地。流下之時,其形漸長如三四丈許,其色甚赤,過去處,連有白氣,良久乃滅之後,仍有天動之聲,響振天地。

春川府,八月二十五日,天氣晴明,而但東南天間微雲暫發,午時有火光,狀有大盆,起自東南間,向北方流行甚長。其疾如矢,良久火形漸消,青白煙氣漲生,屈曲裊裊,久未消散。俄頃如雷皷之聲,震動天地而止。

襄陽府,八月二十五日未時,品官全文緯家中庭簷下地上,忽有圓光炯如盤,初若著地,而便見屈上一丈許,有氣浮空。大如一圍,長如半匹布,東邊則白色,中央則青熒,西邊則赤色。望之如虹,宛轉纏繞,狀如卷旗。及上半空,渾為赤色,上頭尖而下本截斷。直上天中少北,變為白雲,鮮明可愛。而仍似粘著天面飛動,觸插若有生氣者,忽又中斷為二片,而一片向東南,丈許煙滅,一片浮在本處,形如布席。少頃雷動數聲,終如擂鼓聲,自其中出,良久乃止。是時,天色清明,四際無點翳。』

太白晝見。巳時,太白見於未地。夜三更,流星出於艮方天際,入北河星下,狀如瓶,尾長十餘丈,色赤。】

 

都教授來自哪裡?
在第一集裡,教授曾這樣說:我來自『KMT184.05』行星....

2

都教授的家鄉如他自己所說,是一顆氣候、環境與地球差不多的行星。因為行星本身不發光而只能反射恆星的光,所以普通光學觀測對於太陽系外行星可以說毫無辦法!也就是說,所有我們能看到的星圖上閃閃發光小星星的都是恆星。所以,「都敏俊xi」,您標出來的那顆也是恆星。當然,很有可能教授標出來的是他所在行星繞轉的恆星。那麼,真的有編號『KMT184.05』的恆星嗎?

「德國」天文學家 Johann Bayer (1572-1625) 於 1603 年在他的星圖《測天圖》(Uranometria)中,首先有系統的為許多亮星命名,以一個希臘字母像是 α、 β、γ、等等做前導,後面伴隨著拉丁文所有格的星座名稱。Bayer 命名的恆星共 1564 顆。

例如,中國傳統星宿命名法中的「畢宿五」命名為「金牛座 α」,它的意思就是在「金牛座」排序為第一顆的恆星。單一個星座可能包含 50 顆甚至更多的恆星,但是「希臘」字母只有 24 個,當這些字母用完之後,開始使用小寫的拉丁字母:因此便會有「船底座 s」和「半人馬座 d」等名稱。在星星數量極多的星座內,最終使用到大寫的拉丁字母,像是「天蠍座 G」和「船帆座 N」。Bayer 使用的最後一個大寫字母是 Q。

基本上每個星座中排名較前的恆星都是亮星,比如近年來拉動暑假消費的「牛郎星」(天鷹座 α)和「織女星」(天琴座 α)。原因無他,觀測手段有限,亮的更容易被觀測到,但並不意味著 Bayer 是以亮度排列恆星名稱。

隨著人類觀測水準提高,越來越多的恆星被發現, 「拜耳命名法」名稱數量有限的問題催生出了新的恆星命名法──英國天文學家 John Flamsteed (1646-1719) 「弗氏命名法」。該方法與 Bayer 類似,除了以數字取代「希臘」字母外,每顆恆星還是以數字和拉丁文所有格的星座名稱結合在一起。但實際上,「弗氏編號」只涵蓋到在「大不列顛」(Great Britain) 可以看見的星星,因此偏向南天的星座都沒有「弗氏編號」。於沒有 Flamsteed 命名法的南天肉眼可見恆星,美國天文學家 Benjamin Apthorp Gould (1824-1896) 「古德命名法」由於相對星表目錄編號的名稱更為直觀而仍然在使用,是的,這是第三種恆星命名法。比如,南天的球狀星團「杜鵑座 47」的編號來自德國天文學家 Johann Elert Bode (1747-1826);鄰近的「波江座 82」不是弗氏命名法」而是「古德命名法」的編號。

因此實際上,『KMT184.05』並不是國際天文學界認可的恆星編號。所以,我們無法判斷都教授到底從哪裡來的。不過,這並不代表我們對教授家鄉的探索就此終止,回顧教授給出的那張星圖,我們可以驚喜的看到日本人民的老朋友──「光之星雲 M78」,根據主創設定,那是 Ultraman 出生的地方。這就意味著......不是,當然不是去問 Ultraman 就行.......這就意味著,我們可以在專業天文軟件上以 M78 為參考位置找到教授星,並標示出它的位置。實際上,大部分天文光學觀測就是從試拍並根據證認星圖尋找目標星開始的。 

3

下面是一張 60′×60′ 大小的星空圖,這裡的「′」是角分,代表以地心為原點對應空間位置的張角。圖中標出的就是真實星空認證圖中的教授星。赤經 05:45:28.56,赤緯 00:14:47.9。

4

繼續放大這張圖,我們驚喜的發現,教授星並非一顆恆星而是一對雙星。

5

這一對恆星最早出現在亨利德雷伯星表」(The Henry Draper Catalogue, HD) 中,編號為『HD290865』。是「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 天文台編纂的世界上第一個收錄恆星光譜的大型星表,涵蓋了全天最暗達到 9 等的恆星 (大部分分佈在北天)。編號沒有按照之前命名法的先例,而直接採用 HD +數字為恆星命名。「HD 星表」的第一部分發佈於 1918 年- 1924 年,發布了編號為『1-225300』號的恆星,然後在 1937-1949 年發布了第『225301-359083』號恆星,對照教授星的編號,屬於補充發布的第二部分。而後,很有可能隨著觀測水平提高,這一對雙星被分辨開,於是在 2010 年發布的「UCAC 3 星表」中這對雙星被標註為『3UC180-026979』和『3UC180-026980』。「UCAC 3」的全稱是《美國海軍天文台 CCD 天體照相星表第三版》(The Third US Naval Observatory CCD Astrograph Catalog),此星表收錄了全天 100,766,420 顆恆星的數據。

直到最近,智利「歐洲南方天文台」(The 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 ESO) 的科學家們才宣稱他們找到一顆圍繞兩顆恆星旋轉的巨大天體。如果教授星真的是一個雙星系統,那就意味著教授的行星上將會有兩個太陽升起。

雙星系統從構成上來說分為兩種,「光學雙星」(Optical Double Star) 和「物理雙星」(Physical Binary Stars)。「光學雙星」只是兩顆星在地球上觀測時看起來很接近,但是彼此之間沒有物理關係。實際上這樣的「光學雙星」可能互相距離非常遠,超過幾十萬光年。另一種就是「物理雙星」,這是真正自成物理系統的「雙星系統」(Binary Star System)。「物理雙星」因為其特質又分為「目視雙星」(Visual Binaries),觀測中能清晰分辨兩顆星相的雙星系統;「分光雙星」(Spectroscopic Binary Star),距離很近,軌道傾角較大,所以只能依靠光譜譜線的周期性「多普勒位移」(Doppler Shift) 來判定的「雙星系統」;和「食變雙星」(Eclipsing Binaries),這種雙星系統兩顆星在運動時互相遮擋,只能通過測光的周期性變化判定。

天文學家「哈雷」(Halley) 沒錯就是命名「哈雷彗星」(1P/Halley) 的那人,早在 1718 年就發現了「天狼星」(Bd:α CMa) 的自行。從此科學界開始意識到,我們所認為的「恆星」(Star) 其實並不是完全不動。「恆星」的位置會相對某一個固定的「春分點」(The Spring Equinox) 的「赤經」(Right Ascension, RA)「赤緯」(Declination, Dec) 隨時間平均變化,這就是「恒星的自行」。1834 年科學家發現「天狼星」的自行不是直線而呈波浪起伏。到了 1862 年,在「天狼星」軌道附近找到了「天狼星 8.64」等的伴星,遠遠暗於「天狼星」本身- 1.47 等。這兩顆星的質量分別為 2.28 個太陽質量和 0.98 個太陽質量,體積卻相差很遠。是的,「天狼星」的伴星,「天狼星雙星系統」的另一顆恆星,最終被證實為人類發現的第一顆「白矮星」(White Dwarf)。

6

那麼,教授星真的是一個令人興奮的「目視雙星系統」嗎?教授的母星上真的有兩個太陽升起落下嗎?我們查閱了《736 對目視雙星曆表和視軌道總表》,遺憾的是,教授星並未收錄其中,教授圈出來的只是一對「光學雙星」,它倆只是看起來近而已。

到此,人類現在對系外「類地行星」(Terrestrial planet) 的探索才剛起步不久,測量手段有限。一些系外行星是在「凌恆星」,就是從地球和恆星間飛過時,擋住恆星,引起恆星光譜變化被發現的。以這種方式被發現的系外行星多為「氣態行星」(Gas Giant),體積足夠大。更多的,天體測量學家們嘗試通過在太​​空中架設高精度望遠鏡,測量恆星因行星繞轉的擾動而引起的自行變化來發現「類地行星」。

7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來自星星的你
    全站熱搜

    kason204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