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phpQ3p70V

你有否納悶過,看著自己相簿裏嬰兒時期的照片,儘管父母興高采烈憶述當年那些一起慶祝生日、每星期去公園玩耍,甚至還一起度假的快樂時光 ..... 可是你卻對四歲前一切人、事、物的記憶一片空白?!先別慌張,那不是你有什麼問題,基本上絕大部份人都是如此,那麼,人類為何會忘掉嬰兒時期的珍貴回憶?

 

嬰兒期的記憶空白

打從生命中最戲劇性的一刻起 —— 你出生那天、到搖搖學步、然後牙牙學語、再到吃第一口飯、第一次上幼兒園,這些對我們意義重大的人生初期經歷,卻差不多所有人都幾乎想不起來!即使有個別人士可能罕有地仍然殘留少量這些珍貴的早期人生片段,但其餘絕大部份記憶早已不復存在,直至五歲或之後的記憶才逐漸清晰,為什麼我們會沒有嬰兒時期的記憶?

我們生命中的這段記憶空白曾令一眾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和語言學家百思不得其解!對於心理學之父 Sigmund Freud 同樣是一個困擾,於是在一百多年前就創造了「嬰兒失憶」(Infant Amnesia) 這個詞彙。

此外,在探索這段記憶空白時又引發了一些有趣的問題:你最早期的記憶是真實發生過,還是後來才自行編造出來的?我們真的能夠記起那些無法用語言表達的事情麼?你是否有可能找回那些早已消失的記憶?

另一方面,令人困惑的是,雖然你現在早已忘掉嬰兒時期的一切,可是嬰兒時期的你郤又能夠不斷吸收新的知識,大腦每秒鐘可形成約七百多個新的腦神經連接,學習語言能力之強,足以使那些精通數國語言的學者相形見絀。有研究顯示,人類胚胎甚至在母親分娩之前大腦就開始了對外界的學習。

/tmp/phpCTF2kc

/tmp/phpvofEbL

 

遺忘的記憶

有理論認為,即使是成年人,若不刻意訓練記憶力,較久遠的記憶也會隨著時光流逝而消失,因此「嬰兒失憶」只不過是我們漫長人生裏所忘記的眾多事情當中的一小部份而已。

十九世紀德國心理學家 Hermann Ebbinghaus 曾進行一系列開創性的實驗來驗證人類記憶的極限。為確保實驗階段他的大腦保持空白,避免無謂聯想影響實驗,他發明了所謂的「無意義音節」—— 一些隨機組成的字詞例如「kag」或「slan」, 並開始嘗試記住成百上千個類似的字詞。

透過他實驗報告裏的「遺忘曲線圖」(Forgetting Curve),我們可以看到成年人對於所學習的事物,記憶下降程度之快實在令人驚訝:在一小時之內我們就能夠忘掉所學東西大概一半。到第三十天時,我們只能記住大約 2%-3% 左右。

最重要的是,Ebbinghaus 發現我們的「遺忘」完全是有跡可尋的。要了解嬰兒的記憶是否不同,我們可以將兩者作比較。上世紀八十年代,科學家們透過演算法,發現我們對於從出生到六、七歲時期的記憶比率比想像中要少得多。

當然,每個人的記憶力都各有不同,有些人能夠記得兩歲以後的事情,而另一些人要到七、八歲的時期才有較清晰記憶。而平均大部分人大概能想起三歲半之後的一些片段。有趣的是不同國家的人記憶水平也有所不同,記憶開始的時間相差可達兩年之久。

/tmp/php36PGIk

 

文化的影響

為了解開我們有關記憶空白的謎團,美國康奈爾大學 (Cornell University) 心理學家王琪 (Qi Wang) 收集了數百個來自中國美國大學生有關記憶的調查問卷數據。數據顯示,大部份美國學生憶述童年的故事普遍較詳細及以個人感受為主。而中國學生的童年故事則比較簡潔和平淡,而且平均中國學生比美國學生記憶開始遲六個月。

其他的研究也有相似的結論,顯示人們普遍會對於那些細節較豐富,更注重自我情感的回憶印象會較深刻,因為加入自己的個人感覺會賦予事情更多意義。美國艾文理大學 (Emory University) 心理學家 Robyn Fivush 指出:『這就好像單純描述「動物園裏有老虎」和加上個人感受「我在動物園看到老虎,儘管我很害怕,但還是很有趣」之間的分別』。

王琪透過對學生們的家長再次進行同樣有關記憶的問卷調查時,她發現了相同的模式。換句話說,那些中國學生對童年的記憶較平淡,似乎是受到父母、長輩們的影響,也就是文化會影響記憶。

/tmp/phpTC0Nb7

王琪又以自己為例,她的首個記憶,是六歲時在家鄉重慶和母親、妹妹一起爬山遠足時的情景。而直到她長大移居美國,這段記憶再也沒向別人提起過。她指,『在東方文化中,認為童年的記憶並不重要,長輩們會經常說「你記這些來幹嘛?」,這種思想一直傳承下去,造成亞洲人記憶開始得較遲的結果。』

有研究顯示,新西蘭 (New Zealand) 的毛利人 (Māori) 擁有最早的童年記憶,因為毛利文化高度重視歷史,大部份毛利人都能記得他們在兩歲半以後發生的事件,文化絕對會影響我們的記憶力。

王琪指,『是因為如果身邊的人告訴你這些記憶對你很重要,你就會牢牢記住;相反,如果告訴你這些記憶對你並不重要,你很快就會忘記。』

有一些心理學家認為,只有當我們掌握說話的能力,我們才會有清晰記憶力。Fivush 說,『語言有助於為記憶提供組織能力,成為一個敘事的結構。透過有秩序的故事,讓這些經歷更有條理更有組織,因此也更容易被記住,』。

然而,另一些心理學家對此持懷疑態度,因為那些先天失聰,也不會手語的兒童在首次記憶的年齡上似乎差別不大。

 

永遠的現在式

亦有理論認為,人類缺乏嬰兒時期記憶,是因為大腦記憶功能部份尚未發育完全所致。該理論源於神經科學史上著名人物,一位曾被稱為 HM 的病人 ——   ,他是美國籍的記憶障礙患者,曾罹患嚴重的「癲癇症」(Epilepsy)。當時為了治療,1953 年,醫生對 Molaison 進行了雙內側「前顳葉切除術」(Anterior Temporal Lobectomy, ATL),移除了他大腦中三分之二的「海馬體」(Hippocampus)、「海馬旁迴」(Parahippocampal Gyrus)、「內鼻皮層」(Entorhinal Cortex)、「梨狀皮質」(Piriform Cortex),以及「杏仁核」(Amygdala)。

可是手術後雖然成功控制了 Molaison 的癲癇症狀,但剩餘約兩厘米的海馬組織已萎縮導致功能喪失,且負責傳遞訊息給「海馬體」的「內鼻皮層」也損毀,而他的部分「外側顳葉」也被破壞,因此令 Molaison 得了新病症 —— 「順向失憶症」(Anterograde Amnesia)。

儘管 Molaison 的大腦「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 及「程序記憶」(Procedural Memory) 部份依然完好,但他無法運用他的「外顯記憶」(Explicit Memory) 記住任何新發生的事情。

也就是,Molaison 的長期程序記憶能力仍是完好的,因此他可以像嬰兒一樣學習新的技能,只是不會記得自己曾經學過。科學家要求他看著鏡子畫出一個五角星,儘管每次畫星對他來說都是全新的體驗〔他早已忘記自己曾做過同樣的事〕,還好他每一次嘗試都有進步。1957 年的研究報告中,Molaison 已能藉由 1953 年以前學到的知識中得到線索來填寫填字遊戲答案,對於 1953 年以後的資訊,他也能分辨舊記憶與新記憶。

神經科學家持續對 Molaison 作觀察研究,直至他 2008 年 12 月 2 日離世。Molaison 雖然有著悲慘的人生,但他對神經科學確實作出了重大貢獻!

/tmp/phpBpqpkb

美國聖約翰大學 (St John's University) 研究記憶和學習能力的 Jeffrey Fagen 教授說,『因為這是我們學習和記憶能力的中心,如果沒有「海馬體」,我就無法記住今天曾經跟你有過這一段對話。』

Fagen 教授又表示:『嬰兒在生命開始的頭幾年,「海馬體」都會持續增加新的神經元,正因「海馬體」的發育尚未成熟,記憶都呈片段化和暫存形式,因此無法形成長久及有秩序的記憶。而當發育完成停止增加新的神經元時,我們才能夠形成長久的記憶,但對於早期的記憶就難以保留。』

但是,發育不完全的「海馬體」使我們未產生長期記憶的能力,還是記憶壓根沒有離開過?童年發生的事情往往能夠持續在我們成年後影響我們的行為,因此一些心理學家認為,即使我們忘記了一些事情,它們也一定還徘徊在記憶的深處。Fagen 教授說,『這些記憶或許仍留存在某些無法接觸的地方,只是這很難透過實驗去證明』。

而且我們要非常謹慎的處理這些仍然影響我們的記憶,因為這些「記憶」很有可能只是虛構,根本從未發生過!

 

虛構的記憶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心理學家 Elizabeth Loftus 一直致力於研究這個現象。她說,『人可以被一些外來暗示而產生想像,最後這些想像就變成了所謂的「回憶」』。正因為 Loftus 自己也曾親身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因此很清楚知道這種情況時有發生。

當她六歲的時候,媽媽在游泳池裏遇溺死了。幾年後,一個親戚跟她說,當年是 Loftus 自己發現媽媽淹死。因此令 Loftus 產生了「自己發現了媽媽淹死」的記憶,但最後這位親戚又澄清說是她搞錯了,並不是 Loftus 發現媽媽屍體,而是另有其人。

Loftus 提出這項理論,要說服那些質疑的聲音,因此需要掌握確切的證據。當然,沒有人會主動承認自己的記憶是虛構的,Loftus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招募志願者進行了一項研究實驗,把一些虛構記憶植入這些志願者腦中。她於是說了一個「志願者兒時曾在購物商場時走失,之後得到一位慈祥的老婦人相助,最後跟家人團聚」的虛構故事。

/tmp/phpLwcX0X

Loftus 為了使細節更加可信,她甚至把志願者的家庭成員也編了進去。『我們會對志願者說,我們和你的父、母親進行過訪談,他們告訴了我一些兒時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Loftus 指,『有近三分之一志願者相信了這個故事,而其中的一些人甚至繪聲繪色的「回憶」了這個虛構故事。因此,事實上,我們往往更容易相信自己想像出來的「虛構記憶」而不是實際發生過的情況。』

即使你的記憶是基於真實的事件,也有可能因為日久而被慢慢改變甚至扭曲,透過外在因素而成為了「植入的記憶」而不是真實的事件回憶。例如哥哥告訴你,你四歲的時候曾經認為「可以透過洗不掉的顏色筆把你的妹妹變成斑馬」的有趣兒時回憶,不過在家庭視頻裏看到的真實情況是 —— 真正事件主角是你的哥哥而不是你!

或許最大的謎團並非我們為何無法回憶起我們的童年,而是我們是否能夠完全相信自己這些所謂「兒時的回憶」!

 

轉載 BBC Future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嬰兒失憶 Infant Amnesia
    全站熱搜

    kason204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