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國總統川普 6 月 18 日回應傳媒說「我可能會這麼做、也可能不會,沒人知道我會怎麼做」的話音剛落,不少人還在嘲諷他是故弄玄虛的跳樑小丑時,美軍於美國東岸時間 6 月 21 日下午,進行一項代號「午夜之鎚」(Midnight Hammer) 的秘密轟炸行動,七台「B-2 幽靈式匿蹤轟炸機」成功神出鬼沒地對伊朗三處核設施進行精準轟炸,此次行動亦創下美軍史上最大規模 B-2 轟炸機出戰紀錄,給取笑川普的人狠狠打臉。
美國東岸時間 6 月 21 日,美國總統川普晚間向全國發表談話,宣布成功對伊朗 (Iran) 三處核設施的轟炸行動,指伊朗暗中製造核武的關鍵鈾濃縮設施已經被徹底摧毀,同時警告伊朗放棄發展核武,否則美方將採取進一步攻擊行動。
午夜之鎚行動
在川普宣布空襲伊朗成功後,美國國防部長赫格賽斯 (Pete Hegseth) 於 22 日在參謀聯席會議主席凱恩空軍上將 (Dan Caine) 陪同下,在五角大樓 (The Pentagon) 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公開了這次行動代號為「午夜之鎚行動」(Operation Midnight Hammer) 的任務細節。
國防部長赫格賽斯指出,此次行動是一次高機密攻擊行動任務,行動經歷了數個月的部署和準備,整場行動必須非常精準,且加入很多誤導的元素,所以必須保密到家。連弗羅里達州坦帕 (Tampa, Florida) 的軍方高層人員及華府高層官員中,亦只有極少數相關人士知道行動的具體時間與方案細節。
美軍空軍上將凱恩指行動總共出動了 125 台軍機,其中攻擊主角為七台「B-2 幽靈式匿蹤轟炸機」,美軍還不惜另外調動六台 B-2 轟炸機用作轉移伊朗視線。
6 月 20 日午夜,「B-2幽靈式匿蹤轟炸機」分成兩組由駐地密蘇里州懷特曼空軍基地 (Whiteman Air Force Base, Missouri) 出發,其中一組六台 B-2 機群,中途會轉向西面飛行、飛向太平洋關島 (Guam) 方向,用作誤導敵方伊朗!
而真正執行轟炸任務的七台 B-2,則直接從懷特曼空軍基地起飛橫越大西洋,經由地中海 (Mediterranean) 飛越以色列 (Israel)、約旦 (Jordan) 和伊拉克 (Iraq) 後進入伊朗領空進行轟炸。
在十八個小時的航程中,因應每台 B-2 皆攜帶兩枚「GBU-57 巨型鑽地彈」 (Massive Ordnance Penetrator, MOP),而每枚 MOP 皆重達十五噸,需要減少攜帶燃料以降低機身重量,所以必須在中途完成多次空中加油,航行路線也為了隱藏行蹤而迂迴前進,且儘量保持「無線電靜默」(Radio Silence)。
就在 B-2 準備進入伊朗領空時,一艘由美國中央司令部 (United States Central Command, USCENTCOM) 指揮,由俄亥俄級核動力導彈潛艦「喬治亞號」(USS Georgia) 發射約 24 至 30 枚「戰斧巡航導彈」(Tomahawk cruise missile),攻擊伊朗第三目標伊斯法罕 (Isfahan) 的地面核設施〔經美軍精準計算「戰斧」飛行時間,預計導彈到達摧毀目標時會跟 B-2 轟炸第一、二目標是同步進行的〕。
在 B-2 轟炸機進入伊朗空域後,美軍同步進行多層次作戰方式,其間第四代戰機和第五代戰機〔因沒有透露具體戰機類型,估算是 F/A-18E/F、F-22 和 F-35 戰鬥機〕作為「誘餌」提供先導護航,應對伊朗導彈威脅,不過期間並未遭遇任何伊朗火力攔截。
由於第一、二目標福爾多 (Fordo) 及納坦茲 (Natanz) 的核設施,深埋於山脊內部約 90 公尺位置,因此美軍需要採用多枚「GBU-57/B 巨型鑽地彈」,以連續擊中同一目標位置的「接力攻擊」方式,預計可打擊到 60~100 公尺深度目標。
抵達任務區域後,第一台 B-2 於美東時間 21 日 18:40 左右率先在福爾多投下了兩枚「GBU-57/B 巨型鑽地炸彈」。在美東時間 18:40 到 19:10 半小時內,七台 B-2 共向福爾多及納坦茲的核設施投下共十四枚 GBU-57/B,所有三個目標均同步遭受到毀滅性打擊。
在美軍透過多個作戰司令部協同下,「B-2 幽靈戰略轟炸機」就這樣把全世界蒙在鼓裏,飛越萬里神出鬼沒地突襲伊朗。參謀聯席會議主席凱恩上將聲稱,期間伊朗似乎完全沒有察覺到美軍進攻,從空襲開始,到任務完成轟炸編隊安全返回懷特曼空軍基地,伊朗的防空雷達、防空飛彈系統和攔截戰機均沒有動靜,因此美軍此次任務完全沒有任何戰損。
凱恩上將續指,這是「B-2 幽靈戰略轟炸機」在美國史上最大型的攻擊行動,同時是自 2001 年以來執行過最長時間的任務。
話雖如此,赫格賽斯和凱恩在記者會中表明,「此次打擊最終結果評估仍需時間,但初步判定三處核設施均遭受極其嚴重的損毀。」
也就是「午夜之鎚行動」雖已削弱伊朗製造核武器能力,不過福爾多核設施在地面上沒有太多明顯建築,因此除了表面六個顯著彈孔外,初步尚無法準確評估地下核設施實際損毀情況,還有待伊朗後續行動才能證實。
今次美軍在整個轟炸伊朗核設施行動中,據凱恩上將聲稱,共發射約 75 枚精確制導導彈,以及出動超過 125 台軍機,雖然沒有透露具體機型及數量,按個人估算,除了主角「B-2幽靈戰略轟炸機」以外,當中必定包括第四代「F/A-18E/F 超級大黃蜂戰機」和第五代戰機「F-22 猛禽」(F-22 Raptor) 及「F-35 閃電II」(F-35 Lightning II) 作為護航,也許還有「EA-18G 咆哮者」(EA-18G Growler) 電子戰機,以提供電子作戰支援。
此外,海軍一定會出動「E-2D 鷹眼」預警機 (E-2 Hawkeye),空軍就可能會出動 「E-7 楔尾鷹」空中預警管制機 (E-7 Wedgetail) 進行空中監視。同時空軍也一定會出動大量偵察機隊,如老舊但可靠的「RC-135 電子偵察機」(RC-135 Reconnaissance Aircraft),又或是裝備雷達成像、紅外成像以及信號收集能力,又可以長時間在戰區上空逗留的「RQ-4 全球鷹」無人偵察機 (RQ-4 Global Hawk),對戰區的電磁信號進行採集、監聽通信、採集雷達信號,及對地面上的伊朗防空部隊進行偵察,或者是確認打擊目標的戰果等。
個人估算在 125 台軍機中,七台是主力 B-2 轟炸機,十台以上的預警機和偵察機,而真正執行護航的戰鬥機可能約有四十台。除此之外,因應要同時每次為七台 B-2 轟炸機加油,空軍需要出動十二台 KC-135 加油機,在整個飛行過程中各軍機至少進行了三次加油。這就意味著美軍在這次行動中出動的加油機數量可能高達四十至六十台!
這次行動標誌著 B-2 轟炸機和「GBU-57」巨型鑽地彈技術經過多年發展後的首次實戰應用。軍方表示,任務規劃和演練已進行多年,計劃早在川普第一個任期時已展開,當中各項技術和戰術的協調,皆體現美軍在整個任務中的跨領域作戰整合能力,與及複雜環境下的精準打擊能力,重新擦亮美國戰略空軍招牌,同時也以行動向那些美國眼中的其他邪惡軸心國表明,「我能打、也敢打,美國絕非那些光說不做的嘴炮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