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三星堆」有沒有其它文化的東西呢?不能說一點也沒有。比如說海貝,海貝來源於沿海,但它們到底是從西南直接傳入,還是通過其他地區轉送了一下 (比如從長江中下游地區,就像中原的海貝一樣)再傳入,現在還不好說。
爭論二:懸棺葬俗、石頭崇拜和出土文物能否作為證據
「蘇三」認為「三星堆」主要屬於「猶太」(Yehudim) 文明,其中的幾個重要證據是:在「三星堆」幾個大型祭祀場所,都有擺放石子的習慣,並且這些石子相當於祖先牌位;另外,懸棺同樣多出現在「四川」以及其他長江流域這一現象。世界上只有「猶太」民族既有懸棺葬俗同時又有石頭崇拜的傳統。而且從「三星堆」出土的青銅面具和黃金權杖推斷,都是和西方人有關。
「孫華」教授認為,「三星堆」文化存在的時間應當在夏代後期至商代後期,大概在公元前 1800 年至前 1200 年之間,但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懸棺不是在「四川」,而是在「武夷山」,這些懸棺被擺放在懸崖上的山洞裡,也叫「崖棺」。從年代上判斷是商代的。
「四川」發現的懸棺年代最早的是戰國時期的,其次是漢代的。主要分布在三峽地區,「四川」西南的懸棺是元明時期的。從地理位置來看,越往西年代越晚。
在整個成都平原,除了三峽之外,還沒有發現懸棺。在成都平原西北部,岷江流域發現的是石棺杖,而石棺杖在西藏高原東麓,沿著這個大的傳播帶一直向東部,到中國的東北地區。「三星堆」還沒有發現有懸棺的葬俗。
關於擺放石子的習慣和石頭崇拜,「孫華」認為,「羌族」就有這一傳統,而在「三星堆」卻看不出擺放石子的習慣。石頭崇拜在「四川」是比「三星堆」更晚的蜀人,文獻記載,戰國時代的蜀人有石子崇拜。整個「三星堆」遺址根本就看不出石頭崇拜的痕跡,而且連一個石頭建築都沒有看到,有的只是玉石崇拜,而玉石崇拜則明顯來源於長江流域東邊的三個玉石文化圈。
至於「三星堆」出土的青銅面具,有人認為不像蒙古人種,但「孫華」說,也不像「歐羅巴」(Europa) 人種。這些面具鼻子那麼寬,眼睛那麼大,脖子那麼長,他們不像現在所屬的任何人種。他們本身就不是一種寫實的手法表述的,可能只是一種藝術的誇張而已。
關於那支讓許多人浮想聯翩「金質王杖」,「孫華」認為它是不是杖,現在也不能肯定。這個器物出土的時候不是直的,而是一個圈。那麼它是一條帶子還是一個杖,現在還不能肯定。而且就中國自身的傳統來說,當時有權力的人也會拿著杖。所以根據這個去跟西亞作聯想,是比較牽強的。
爭論三:東周之前中西是否已經開始聯系
「蘇三」認為來到中國的「以色列」(Israel) 人主要構成了中國的「夏」、「商」、「周」,這些朝代很可能與中東母國曾經保持著神秘的聯系。這種關系的動搖出現在東周,中國人徹底擺脫中東的控制是在戰國時期。其主要研究結論為:「亞伯拉罕」(Abraham) 的妻子『夏甲』帶領子孫建立了中國的『夏後朝』;「以掃」(Esau) 的妻子 Judith 很可能就是中國商朝之母『簡狄』,並且他們最終到達了美洲;「以色列」之子『但』的子孫建立了中國『周朝』。
「孫華」認為,以上的這些說法是一種『完全不尊重史學傳統的瞎猜』,這種只根據一個名稱的相似就推斷二者之間一定存在聯系的說法是毫無根據的。他指出「夏」、「商」、「周」三個朝代的來源都不相同。說中西文化在「東周」之前就存在聯系,只是一種一廂情願的猜想而已。
「孫華」說,「夏」起源於中國東部的本土地區,「夏」文化崛起明顯是吸收了周圍龍山時代好幾個文化的成就。「商」起源於東方,而「周」則起源於西部陝西甘肅一帶。現在可以肯定的是這三個文化根本不是同一支人。
在「東周」之前,從現在的考古發掘來看,中西文化是隔絕的。中亞和西亞文化深深影響中原地區恰恰是在「東周」時期。由於北方草原民族的形成,由於北方民族的大遷徙,通過這些北方游牧民族作為中介,帶來了中亞和西亞的一些技術和文化,技術方面像製蠟、冶鐵術都是從「東周」時傳入的。另外,文化方面,比如北方草原民族的一些裝飾品、一些野獸紋的圖案都在那時纔開始出現。
雲海講三星堆
(可click選標題直接觀看節目)
![]() |
夏日大出擊 - 三星閃爍(2007-07-26) A. 神秘的古蜀文明 B. 金沙遺跡與中原古文明 C. 南丫島的出土古物 D. 不應該出現的金箔 E. 最矚目展品 - 金仗 F. 戴金面罩銅人頭像 G. 銅縱目面具神像? H. 外族的銅跪坐人像 I. 有眼珠的銅眼形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