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on-man-facts

Mark 4 ---- Mark 7

金屬鈀 

Mark 4

Iron_Man_Armor_MK_IV_(Earth-199999)

在《Iron Man 2》電影中, Tony 雖然歷經 Obadiah Stane 的背叛與「史塔克工業」(Stark Industries) 總部的大戰,又苦於胸口的微型電弧反應爐所使用的「金屬鈀」逐漸混入血液中所造成的「重金屬中毒」,也陷入和美國軍方參議員 Senator Stern 對於裝甲歸屬權的爭議。

在向大眾公開了 Iron Man 身分後的 Tony 也沒躲懶亦隨即打造了全新的 Mark 4 裝甲,用以取代在與 Iron Monger 一戰中嚴重毀的 Mark 3。

雖然 Mark 4 的外觀乍看之下與 Mark 3 相去無幾,但這套裝甲除了頭盔以外的造型其實皆經過重新設計,不只肩寬較窄、胸頸區塊經過了小型化,四肢線條比起外觀圓滑流線的 Mark 3 也增加了許多稜角,透過配色與裝甲接縫的修飾,整套裝甲看來更加修長、也更為強悍。

外殼與武裝方面,Mark 4 的外殼改用混合了「碳纖維」(Carbon fiber) 的「陶瓷鍍膜鈦合金」(Ceramic Coating Titanium),除了保留掌心光束與肩部 6 連裝微型子彈發射器這兩種裝備外,裝甲手腕內藏的小型穿甲飛彈也自原本的單點配置改為 8 個匣艙一組的環形配置,因此載彈量由雙手各 2 枚提昇為各 16 枚,整體火力與防禦力比起 Mark 3 皆更為強化。

另外,Mark 4 的中控系統與頭盔抬頭顯示裝置的投影格式也略有更動,但比起Mark 3差異不大。

expo1

在公開身分至 2010 年第 4 屆 Stark EXPO 博覽會開幕的 6 個月期間,Mark 4 裝甲曾伴隨 Tony 參與過至少 2 次的空中救災、執行過數次掃蕩「十環幫」(The Ten Rings) 與「索馬利亞」(Soomaaliya) 海盜的任務,並在拯救被俘「單人攻擊載具」(Single Pilot Attack Craft, SPAC) 駕駛員的行動中讓 Tony 如入無人之境般闖入「剛果」(Kongō) 軍隊的營地;Tony 也曾身著 Mark 4 出席博覽會的開幕儀式與自己的生日派對,因此這套裝甲可謂代表了 Iron Man 公開活躍後最為人所知的形象。但另一方面,也正是因為 Mark 4 的頻繁使用造成了「鈀中毒」加劇與 Tony 在瀕死期間的一連串失態。

歷經生日派對上與穿著 Mark 2 裝甲的 Rhodey 拳腳相向後,隨著弧形反應爐的升級與 Mark 6 裝甲的誕生,一度位居最先進裝甲的 Mark 4 也終於功成身退,以其未曾嚴重損毀之態收藏於 Tony 位於 Malibu 家中工作室的裝甲庫裡,直到日後 AIM 以武裝直昇機進行突襲時才被引爆〔應為自毀功能啟動〕,並與豪宅的殘骸一同沉入大海之中。

donut2

 

Mark 5 

Iron_Man_Armor_MK_V_(Earth-199999)

雖然 Iron Man 系列裝甲的功能自 Mark 3 完成後已堪稱完備,但在與 Obadiah Stane 戰鬥的過程中,險些不能救出「小辣椒」(Pepper) 的 Tony 仍然深刻體會到裝甲在著裝與攜帶上的限制,因此公開身分後,Tony 隨即在開發 Mark 4 的同時著手研發一套專門運送裝甲的箱型系統。只可惜該套運送系統極不穩定,在歷經多次讓裝甲四散的失敗測試後,Tony 決定改變構想、轉而開發這套首重攜帶性與快速著裝功能的 Mark 5,並在參加「摩納哥大獎賽」(Grand Prix de Monaco) 行前完成了裝甲的最終組裝。

Mark 5 裝甲平時以手提箱外型的折疊型態供著裝者隨身攜帶,雖然裝甲的確實重量不明,但成年男子單手即可輕易攜帶。當著裝者有使用需求時,Mark 5 可在短時間內以半自動的方式展開成裝甲型態:平放於地面的手提箱在踩踏特定區塊後會初步變形並伸出四肢開口,待著裝者將手腳放入並手動拉起裝甲的上半部後,雙腿骨架亦會順勢帶動展開;接著再將雙手部位向身體兩側往外拉出,身體其餘的部位就會自動閉合以完成裝甲的著裝。

monaco

為了因應減輕重量的需求與變形機構的設置,Mark 5 裝甲選擇以「鎢」(Tungsten) 作為構成整體框架的材質,並在外殼實驗性地採用了接點通電後即可改變外型的「擬彈性記憶金屬」(Pseudoelastic Memory Metal),輔以輕量化的「鈦」(Titanium)、「鐵」(Iron)、「鎂」(Magnesium) 合金,將之相互交疊後構成裝甲變形後的防護面,但裝甲板之間產生的大量空隙卻也讓著裝者容易產生危險而成為缺點。除此之外,Mark 5 可供著裝者使用的武器也僅有掌心光束與胸口的單一光束兩種,瞄準與發射系統的反應速度亦比一般型號慢了許多,因此這套裝甲僅能作為應急防身之用,不合耐久戰。至於移動方面,Mark 5 裝甲是否具有飛行能力則不得而知。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電影合理性的要求,劇組在設定 Mark 5 時曾仔細計算過裝甲各處的表面積,因此理論上 Mark 5 的確是可以折疊成手提箱大小的。

monaco2

外觀方面,除了胸口衝擊波轉換器具有被六角形外圈包圍的特殊造型外,Mark 5 的配色也一反 Iron Man 系列裝甲自 Mark 3 奠定的慣例,改成了紅、銀兩色的塗裝。

作為鋼鐵人系列中首款著重攜帶性與快速著裝的型號,Mark 5 在製成問世數日後隨即面臨 Ivan Vanko 在「摩納哥大獎賽」賽道上的挑戰。雖然 Tony 在「小辣椒」與保鑣 Happy Hogan 的幫助下及時穿上了裝甲、並以拔除能量來源的方式勉強癱瘓了敵方武器的運作,但外殼強度不足的 Mark 5 在纏鬥的過程中卻也幾近全毀。這起事件凸顯了 Iron Man 裝甲在維持性能強度與快速著裝間的兩難,也間接促成了 Mark 7 等同樣追求快速著裝的裝甲在日後的誕生。

歷經「摩納哥」遇襲的事件,嚴重毀損的 Mark 5 裝甲經過修復後被帶回了 Malibu 家中工作室的裝甲庫收藏,並在日後 AIM 以武裝直昇機發動突襲時被引爆〔應為自毀功能啟動〕,最後與豪宅的殘骸一同沉入大海之中。

 

Mark 6

500px-Iron_Man_Armor_MK_VI_(Earth-199999)

歷經 Mark 2 裝甲被奪取的事件後,身受輿論壓力與鈀中毒之苦的 Tony 在檢視了父親遺留下的文件與影片之後發現父親留給他的一些暗示,終於發現父親所隱藏的秘密是一個並不存在於自然界中的全新元素,他於是在車庫工作室中自行製造了一具「粒子加速器」,在神盾局的幫助下成功合成了父親 Howard Stark 當年理論中提到的新元素,用作取代「金屬鈀」成為嶄新三角形微型反應器的能量來源。終於解除了自身的死亡危機;

但在弧形反應爐效能大幅提昇的同時,Iron Man 裝甲配合調整的需求也隨之而生,因此 Tony 以現有的 Mark 4 為基礎設計了新型的 Mark 6 裝甲,並在組裝完成後立即趕往 EXPO 博覽會展場、藉以對抗 Whiplash-Diecast Mark-2 的二度挑戰。

由於 Mark 6 是以 Mark 4 為基礎設計修改而成,因此兩套裝甲具有幾乎完全相同的外觀,唯一的差別僅有胸甲的改變:Mark 6 胸口的衝擊波轉換器採用了 Iron Man 系列裝甲首見的三角形樣式,週邊裝甲板的造型也因此略有變動;配色方面,Mark 6 上臂與大腿兩處的裝甲自原本慣例的紅、金塗裝改成了以金色為主、輔以銀色點綴的樣式。

應注意的是:衝擊波轉換器的效能並不會因其形狀而改變,劇組之所以將 Mark 6 的轉換器設計為三角形其實僅是出於與 Mark 4 作出分別而已,在配色上的改動亦是同理。但 Mark 6 的配色似乎是電影製作後期為了增加辨識度才定案的,因此在大多數週邊商品與宣傳圖上仍然可以看到這套裝甲採用與 Mark 4 相同的紅、金配色。

IronManMK6

材質選用上,Mark 6 裝甲的外殼採用了複合鋼材,並在鈦金屬骨架上包覆了可吸收衝擊的記憶泡墊與網狀結構;

武裝方面,這套裝甲搭載的各式武裝與作為基礎設計的 Mark 4 則相差不大,但在新型反應爐更為龐大的能量供應下,Mark 6 的衝擊波轉換器無論威力或發射時的反應速度都大為提昇、手背護甲中也新增了一對高能雷射產生器。該產生器可輸出功率高達 200 拍瓦的單束 Laser,其威力足以在瞬間將「漢默工業」(Hammer Advance) 的鋼鐵機兵 Drones 切割成兩半,配合著裝者的迴轉動作更能達到大規模掃蕩的效果。但這款武器只能提供一次性的使用,裝置內部的金屬片一旦耗損後即需排出,因此多半係作為危急情況下突圍的最後手段。

Mark 6 在《復仇者聯盟》(Avengers) 中亦有出現。當「鷹眼」(Hawkeye) 在「洛基」(Loki) 操縱下率隊破壞「神盾局」(S.H.I.E.L.D.) 的飛行母艦 (Helicarrier) 時,前往進行修復的 Tony 也曾利用過這個裝置清除嵌在 3 號引擎中的船體碎片。

除了前述武裝外,Mark 6 在 Tony 前往德國逮捕「洛基」時也曾顯露過藏於右肩內側裝甲與左腕內的大型飛彈。由於後者設置的部位與原本的8連裝小型飛彈夾艙重疊,因此可以推測兩者皆係 EXPO 博覽會一戰後 Tony 於 Mark 6 修復時所新增的裝備。

mark 6

mark-6-i

即使開發過程稍嫌倉促,Mark 6 在調和 Mark 4 設計與新版反應爐的同時仍然有著多次活躍的表現:Stark EXPO 博覽會一戰中,與「戰爭機器」裝甲擊敗了來襲的鋼鐵機兵,嚴重損毀的 Mark 6 歷經修復,除了在 Stark 大樓的建設中發揮搬運與鋪設管線的助力外,也在宇宙魔方被奪取期間前往德國協助「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 逮捕「洛基」、甚至在與「雷神索爾」(Thor) 的戰鬥中抵擋了來自「索爾」的猛烈攻勢。

當「鷹眼」襲擊「神盾局」的飛行母艦時,Mark 6 在修復引擎的過程中又再次受到了嚴重的毀損,但歷經初步的修復後,這套裝甲在運作不良的情況下仍然成功讓 Tony 趕回被佔據的 Stark 大樓,並在破壞賽「維吉博士」的傳送裝置未果後功成身退,完成了與 Mark 7 裝甲接替的任務。

紐約一戰結束後,再次完成修復的 Mark 6 被帶回了 Tony 「馬里布」(Malibu) 家中工作室的裝甲庫收藏,並在日後 AIM 以武裝直昇機發動突襲時被引爆 (應為自毀功能啟動),最後與豪宅的殘骸一同沉入大海之中。 

 

 

Mark 7

mark 7t

Tony 在一次約會中收到了 Pepper 贈送的 Colantotte 磁力手環,在這對手環的啟發下而開發 Mark 7,相較於可折疊成手提箱型態的 Mark 5,同樣具有變形機構的 Mark 7 放棄隨身攜帶的構想,轉而採取了「裝甲主動前來著裝」的設計。Mark 7 平時以外表流線的「柱形折疊型態」待命,當著裝者有緊急使用的需求時,這套裝甲即可在 (J.A.R.V.I.S) 的操控下自動從裝甲庫中彈射並以其獨立能源 (是否搭載獨立弧形反應爐則未知) 進行一定距離的高速飛行。經過中控系統的初步定位後,開始著裝程序的 Mark 7 便會拋棄機體後側的大型整流板,在將氣動減速翼朝兩側變形展開的同時自雙肩伸出兩柄雷射掃描器,當掃描器以 Tony 配戴的磁力手環為目標完成更進一步的精細動態定位後,呈現半展開狀態的 Mark 7 便會加速前進,以攀附的方式自動將四肢等部位朝著裝者進行包覆,並在 10 秒內完成著裝與中控系統的開機。透過折疊與著裝方式的改變,Mark 7 的設計已不再像先前的 Mark 5 般受制於攜帶性的考量,不只外殼厚度與中控系統的性能並沒有隨著變形機構的加入而犧牲,甚至得以在全身各處增設額外的推進系統與數款拋棄式武裝莢艙,因此這套裝甲的機動性與火力比起先前的各款型號更加強化,展開後的外型也更為厚重。胸口衝擊波轉換器的形狀也再次回歸為圓形,配色以紅、金兩色為主,輔以銀色點綴。

Mark VII deploy

iria-21087

材質選用上,Mark 7 採用了複合材質外殼與輕量化的玻璃纖維骨架,以因應大量武裝掛載後的高速飛行需求;左手手肘部份的裝甲亦能伸出 4 枚支架並展開圓形的能量護盾、為著裝者提供更進一步的防護,但這項防禦系統在電影中並無使用紀錄。

武裝方面,除了制式的掌心光束、單一光束與腰部誘彈外,Mark 7 也以掛載拋棄式武裝莢艙的方式分別在肩部、前臂、大腿等處增設了引導式微型飛彈(Guided Micro-projectiles)、大型穿甲飛彈、小型飛彈......等多種火器。引導式微型飛彈係以 30 枚 1 組、左右合計共 4 組的配置藏於肩部的武裝莢艙中,透過多對多瞄準系統可進行一次性的全彈投射,因此在紐約一戰中曾被用來短暫抵擋 Chitauri 軍隊入侵時的首波攻勢;位於前臂莢艙中的穿甲飛彈雖然搭載數量僅有雙手各 1枚,但威力經過大幅強化,也曾被用來與 Hulk 合作擊殺首隻將 Chitauri 軍隊運往地球的巨蛇 Leviathan。大腿匣艙內的小型飛彈則採用 7 枚 1 組的的配置,這項武裝原本的設計目的可能是為了執行空對地轟炸的任務,紐約一戰中則被 Tony 用來從內部引爆另一隻破壞紐約建築的外星巨蛇。另外,Mark 7 手背護甲內藏的 Laser 產生器也經過進一步的強化、可在展開旋轉環後同時產生 3 束高能雷射,只可惜這項武裝耗能過大,在突破 Leviathan 高硬度的外殼前就可能耗盡整套裝甲的能源,因此在與 Chitauri 軍隊戰鬥時只被短暫使用過一次。

Iron_Man_Mark_VII_HUD

 

 

Whiplash-Diecast Mark-2

whiplash2

在 Justin Hammer 幫助下越獄的 Ivan 利用 Hammer Advanced Weapon Systems 提供的資源私下製造了 Whiplash-Diecast Mark-2,並加倍了反應爐的轉速,藉此供應 Mark 2 的動力。相較於粗糙而缺乏防護的 Mark 1, Mark 2 無論出力、移動力或裝甲強度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昇,著裝者包覆在層層裝甲下,因此 Mark 2 的外型與 Mark 1 有著極大的差異。外觀上, Mark 2 在增設兩條大型電熱鞭的同時保留了 Hammer Advanced Weapon Systems 動力裝甲原型的基礎結構與四肢造型,胸甲則配合弧形反應爐仿製品的植入添加了若干改動,頭盔也更改為展開後可自動收納至肩頸部份的獨有樣式。除此之外,這套裝甲在腰際也增設了 5 片顯眼的大型裙甲。

武裝方面,Mark 2 承襲上一款裝甲的特色,仍然以雙手的 2條電熱鞭作為主力武裝。透過加倍胸口反應爐轉速所帶來的龐大能量,新版的電熱鞭除了長度與體積增大外,釋放的能源也增強了許多,配合背部捲鞭裝置的使用甚至可以將敵人纏繞後再拉近距離出拳攻擊 ;除此之外,Mark 2 的腳底也配有噴射推進系統以及與陸戰型鋼鐵機兵同型的固定爪,可於踩踏時對敵人造成更進一步的傷害,因此這套裝甲不只中距離的戰鬥能力十分優秀、也彌補了第一款鞭狂裝甲不擅近戰的缺點。

防禦方面,Mark 2 外殼的強度與量產型鋼鐵機兵相比增強了許多,因此在 EXPO 博覽會的決戰中,Ironman Mark 6 與 War Machine 的大部分武裝都無法對這套裝甲造成損害。

(待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Ironman
    全站熱搜

    kason204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