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neewittchen

由十九世紀德國民間文學研究者格林兄弟 (Gebrüder Grimm) 編寫的《格林童話》(Grimms Märchen),當中的《白雪公主》(Schneewittchen) 故事在美國迪斯尼公司 (The Walt Disney Company) 的推廣下名揚全球。適逢其最新推出的真人版《白雪公主》電影今天上映,到底「白雪公主」是否真有其人?魔鏡是真是假?小矮人又來自何方?那我們來一起找答案吧!

Lohr_10

有來自德國西南部洛爾 (Lohr) 的童話學者 —「洛爾童話協會」主席暨歷史學家 Dr. Karlheinz Bartels 經過十七年的考證研究,認為「白雪公主」就是來自他們的家鄉。一時之間,洛爾成為全球「白雪公主」迷關注的焦點,吸引到遠自日本甚至哈薩克斯坦 (Қазақстан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 的電視台也前來採訪。

Maria Sophia Margaretha Catharina von Erthal

Karlheinz Bartels 表示,據其研究「白雪公主」的歷史原型,是一位十八世紀名叫瑪利亞埃爾塔爾 (Maria Sophia Margaretha Catharina von Erthal) 的少女 ,她於 1725 年 6 月 15 日在   美因河 (Main) 畔 的洛爾出生,當地人把這名善良的女孩稱為「白雪公主」,意為聖潔、幸運。她的父親是當時任職「外交部長」的貴族菲利普埃爾塔爾 (Philipp Christoph von Erthal)。

Philipp Christoph von Erthal

而《白雪公主》故事中「惡毒後母」的歷史原型,就是瑪利亞的父親在 1743 年 5 月 15 日迎娶了克勞迪婭威寧根 (Claudia Elisabeth Maria von Venningen),她是一位出嫁前名為馮賴興施泰因的帝國女伯爵 (Reichsgräfin von Reichenstein),據歷史資料顯示她的為人也很霸道。

proyectop_image_3e63c179863cb0f7cfeaae1b97f79be9_4866_

白雪公主」逃亡所經過的「七座山」,原型也許就是早在十四世紀就被提及的古老遠足山路 — 維澤爾大路 (Wieser Straße),這條路從洛爾出發,經由斯佩薩特山 (перевод в словаре Mandarin),一直通往比伯格明德 (Biebergemünd) 的礦山。

242780_biebergemnd_Bieber_5_web

「開鑿並挖掘礦石的七個小矮人」也有歷史原型。靈感相信是來自西部比伯格明德的礦場。1750 年時有大約五百名礦工在那裡開採銀礦和銅礦,「七個小矮人」可能就是礦山身材矮小的礦工或是童工,有說是由於礦洞狹窄只能容得下身材矮小的礦工;但也有說,當時的礦工很多年紀很小就要來到礦山工作,因長年累月在地下工作,又經常吃不飽,因此長得不高;而他們為免被落石所傷,通常會戴著色彩鮮豔的頭巾,作用就好像現代工人工作時要戴「安全帽」和穿「反光衣」差不多。

由於比伯格明德不在美因茨選帝侯 (Erzbistum Mainz) 國界內,而是地處「國外」— 位於哈瑙伯爵 (Grafschaft Hanau) 領地。繼母無法在那裡繼續合法抓捕「白雪公主」。因此她只能喬裝成「商販」、「老嫗」和「農婦」前往毗鄰的伯爵領地,以處理掉自己的「競爭對手」。

ARD_6038609246_Original_DMB

Karlheinz Bartels 同樣也找出有關文獻,其中描述了「邪惡繼母」加工「毒蘋果」可能採用的材料。

依照故事描述,繼母將蘋果的一半浸入「顛茄」汁 (Atropa belladonna) 中,這種植物生長在斯佩薩特山,它的果子裏面含有具有麻醉作用的「阿托品」(Atropine) 生物鹼,因此可能導致故事中「白雪公主」的假死狀態。

另外故事中的「水晶棺材」和為懲罰繼母而讓她穿上「跳舞直到力竭而死的鐵鞋」,相信都是取材自當時斯佩薩特相當興旺的玻璃廠以及鐵匠店所想像出來的。

Atropa belladonna

Karlheinz Bartels 又表示:「瑪利亞埃爾塔爾年幼時曾患上天花令視力受損,在同理心驅使下,可能因此造就出她喜歡幫助人的性格。」

因為瑪利亞的高尚品格,洛爾當地的百姓把她美化為童話人物,為埃爾塔爾家族 (Erthal) 撰寫編年史的 M. B. 基特爾 (M.B. Kittel) 就把瑪利亞描繪為一位情操高尚的少女 — 一位樂於濟貧救難、慈悲和善的人間天使。

他認為瑪利亞的可親可愛的性格,幾乎代表了埃爾塔爾王族子嗣的典範,對於洛爾斯佩薩特百姓的而言,也代表著他們的民族精神。於是在瑪利亞埃爾塔爾去世後幾年,「格林兄弟」就撰寫就了《白雪公主》的童話故事。

internet_fruehling-460px

12404587

洛爾至今仍保留著完好的中世紀風貌,木樑結構的木屋,石塊地面的小街,尖頂的教堂,以及一家家百年老店,默默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悠久歷史。而「白雪公主」的家就在「洛爾古堡」。

Schloss_Lohr_9149_2

「洛爾古堡」與《格林童話》中的城堡幾乎如出一轍,不過博物館,城堡中主屋分為四層,主屋兩翼是三層邊房,這種風格是古時當地流行的樣式。

「洛爾古堡」已有七百年歷史,此間經過數次重修和主人變更,這座瑪麗亞成長的古堡如今已變成了一座「白雪公主博物館」。據說家住法蘭克福 (Frankfurt) 附近的「格林兄弟」曾在美茵河 (Main) 流域收集素材。相信他們就是在這裡第一次聽到關於「白雪公主」的事跡。

Der_Sprechende_Spiegel

與童話情節一樣,古堡內放著一面 1.60 米高「會說話的鏡子」— 這種發聲玩具在十八世紀曾風行一時,而洛爾當年正是製造這種「魔鏡」的主要生產地。

而這塊鏡子的主人不是別人,正是瑪麗亞的「惡毒」後母,即父親 Philip 的第二任妻子 Claudia 這位昔日的帝國女伯爵!

78427502

201407150176

洛爾城內古街上有一塊石匾,上寫「白雪公主童話從這裡開始」。從這裡出發,可以觀賞到城內各種與「白雪公主」有關的遺跡,比如古老的「溫泉噴井」和「魔鏡生產廠」等。

遊客還可以聘用一個經過精心打扮成童話人物的當地導遊為你帶路,經歷「白雪公主」的逃亡路線。

洛爾正是這條卅五公里長的「白雪公主逃亡路線」的起點,從洛爾出發可以去到「七個小矮人」的家 — 比伯格明德,其間會經過「七座山」,包括橡樹山 (Oak Hill) 和海爾斯伯格山 (Hejlsberg) 等。沿路上會穿越茂密的森林,時常能遇到小動物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尤如親身走進這個經典的童話世界!

Lohr_am_Main,_Hauptstraße_47-002

由於《白雪公主》的故事太深入民心,簡直影響了全球幾代人,因而有些城市不甘心洛爾如此幸運,也聲稱自己是「白雪公主的家鄉」。

德國的巴特維爾東根 (Bad Wildungen) 稱,「白雪公主」的原型其實是黑森州 (Großherzogtum Hessen und bei Rhein) 伯爵菲利浦一世 (Philip I) 的女兒瑪格麗特 (Margaretha),並為此修建了「瑪格麗特的古堡」和「七個小矮人博物館」。

德國歐泊威悉市 (Oberwerser) 也自稱是「白雪公主家鄉」,該市也建了「白雪公主博物館」,並表示出土了「七個小矮人」的帽子。更誇張的是不止德國,連意大利西班牙的一些地方也稱與「白雪公主」有關,爭奪情況相當激烈。

然而「洛爾童話協會」的考證得到德國官方支持,不僅「格林兄弟」的故鄉和後代認同這個結論,德國國家旅遊局 (Deutsch Zentrale für Tourismus) 也幫助推介。很多《格林童話》迷、《白雪公主》迷也接受這個考證,洛爾也因此仍保有「白雪公主故鄉」的名號。

/tmp/phpfUbg5w

好了,故事來到最後,我們現在一般讀到的版本都經過修飾,只去到「公主與王子快樂地生活下去」就完了;但眾所皆知原版《格林童話》其實是「限制級」,惡毒後母還想要行刺公主失手,終於被王子的軍隊擒獲,最後是「死於可怕的酷刑」....... 原版故事很恐佈,後母是被用烈火燒致通紅的鐵鞋套在腳上被活活折磨而死!

而當中的問題是:為何一直被塑造成「心地善良,人格高尚」的「白雪公主」沒有為後母求情?按理王子對自己心愛女人提出的要求斷不會置之不理,即使處死也不致於「死於可怕的酷刑」....... 還是「白雪公主」默許這樣做?為什麼「格林兄弟」(Gebrüder Grimm) 要這樣寫呢?是否「白雪公主」的真身其實並非如故事般描寫得如此「高尚純潔」?現實裡人性其實也有黑暗面?這個 ..... 就留給大家自己思考思考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Schneewittchen Snow White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ason2047 的頭像
    kason2047

    談奇述異坊

    kason204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