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_Dark_Knight_Rises_-1

Bruce Wayne 獨力承擔了殺死檢察官 Harvey Dent 的一切罪行後,隱姓埋名退隱江湖,從此消失於黑暗之中,Batman 的名字從此沾上了污名。Gotham City 在沒有一位英雄看管下,罪惡逐漸顯露,其中有組織的恐怖份子 Bane 更肆意挑戰警方,煽動叛亂,把 Gotham City 陷入無政府狀態。Bruce Wayne 在此時不得不重出江湖,再次披上Batman 戰衣,在黑白兩道的追緝下作戰,惟 Bane 再次令 Bruce Wayne 陷入恐懼深淵之中! 

其實把《The Dark Knight Rises》納入全年最期待電影並無誇張,Christoper Nolan 的前兩部《Batman》把英雄電影從新定位,其對人性和心理探討之深度,足可成影史上的經典。上集《The Dark Knight》寫 Batman 騎著蝙蝠車呼嘯而去,把一切罪嫌背上身隱入黑暗之中,已是極完美的結局。今回 Christoper Nolan 把之拍成三部曲,竟無絲毫添食味道,《The Dark Knight Rises》的故事和人物融合,把一部英雄電影推向更有深度的層次,將前兩部曲所探討的善惡之爭、英雄背後黑暗的恐懼矛盾來一個完美收結,可圈可點的結局把「Batman」這傳奇人物推向「俠之大者」的真正英雄,更是一個餘音裊裊的結局。

The-Dark-Knight-Rises-1r72kqj

2008 年《The Dark Knight》是一部經典級佳作,劇力和張力當然功不可沒,在今回《The Dark Knight Rises》中,明顯全片是以 IMAX 鏡頭來說故事,逾 72 分鐘的 IMAX 鏡頭佔據了電影近半時間,把片中的大場面、壯觀的場景,一一用這「頂天立地」的銀幕澄現觀眾眼前,把片中本已拍攝得出色的大場面加深了更強的氣度,重頭戲近乎全 IMAX 畫面更是看得令人熱血沸騰。電影中的畫面可能不及當年《Transformers: Revenge of the Fallen》的 IMAX 畫面般複雜,需要用盡整個銀幕可欣賞畫面的每個細緻動作,《The Dark Knight Rises》的 IMAX 畫面相對只是用作表現場面的偉大和震撼,是一種把視覺和畫面混和敘事的技巧,這手法對於展現片中的大場面,實在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就如片初的一幕劫機場面,一個主觀鏡頭直衝失事中的飛機,在 IMAX 全景下如同把觀眾代入災難現場,甚至達到有離心力的錯覺,那種視覺的震撼,肯定是普通版的畫面感受不到的。

TDKR1_

Chirstoper Nolan 是個講故事能手,也是一個對動作大場面及視覺效果有研究的導演。片中多場動作場面皆拍出了扣人心弦的氣氛,片初一場空中劫機場面,動作設計一氣呵成,把緊湊氣氛注入了刁鑽的場面中,這幕極富創意的設計有如當年《Inception》的酒店無重打鬥一樣,率先把觀眾帶入了電影的奇觀幻想世界中,是一幕極佳的開章。隨後的飛車追逐場面,甚至是結局的漫長城市大戰, Chistoper Nolan 所澄現的並非一味把城市肆意破壞的大場面,即使劇情講述 Gotham City 遭受連場大爆炸,亦只從遠鏡去交代。片中的大場面反而是聚焦著劇情中多線人物的小故事,幾條支線同時進行,重頭戲的動作場面就是透過這些支線交叉進行,展現出故事中亂局的「大場面」,到最後才把焦點拉回主角 Batman 引領的動作場面中。這種劇情和娛樂性兼備的敘事手法,把多幕大場面調度有度,劇力和娛樂性兼備,絕非近年超級英雄片流行把城市大肆破壞所帶動的純粹視覺效果。

the-dark-knight-rises-anne-hathaway

作為一部史詩式三部曲終章,Christoper Nolan 此作仍無失卻對劇情的注重,不論是 Bane 攻佔金融交易所,還是電影所強調 Catwoman 的低下層出身,都有著強烈的階級劃分和對立,以此反映當今全球局勢的意味。如果要扼要地說,《Batman Begins》中,Liam Neeson 飾演的忍者大師 (Ra's al Ghul) 指向「拉登式」的恐怖主義份子;《The Dark Knight》中,Joker 和 Two-face 抽離了現實,同時注入更複雜的人性黑暗元素,甚至 Christoper Nolan 在《Inception》進入層層疊疊的夢境世界。這一回的《The Dark Knight Rises》顯然是指,我們已從戰爭年代走入和平年代,而在和平年代裡,金融危機、貧富懸殊、核子危機和民主進程,就是當下全球社會的核心課題了。

當然, Christoper Nolan 沒有在《The Dark Knight Rises》揭示清晰的意識形態立場。我們只知道 Bruce Wayne 的家族生意一落千丈,大企業承受風險危機,日走下坡,而金融市場好輕易就被 Bane 所操控,Catwoman 憑神偷技藝從富人手上予取予求,Bane 所領導的地下革命軍更佔領了Gotham City〔紐約的象徵〕,而片中頗厲害的倒置,正正就是革命軍盡收 Batman 武器,由地底走上地面,反之一眾警察就由地面走入地底,卻被困在地下了,似乎下層社會抬頭了,上流社會早已外強中乾,官僚和治安雙重失效,根本承受不到壓力。但另一方面,Batman 被 Bane 打敗,丟入印度 Jodhpur 的洞牢,繼而奮起和解圍,又展示了一份精英主義的強者情懷〔始終是英雄片〕,當然,一切有所平衡,John Blake 是制度內外的平民英雄,至於 Batman 與 Catwoman 的關係,又有階級調和論的溫純口吻。

Dark-Knight-Rises-Wallpaper-061

The-Dark-Knight-Rises-movie

《The Dark Knight Rises》作為三部曲的終章,在首兩集並沒什麼鋪排下,也許只能變為一部普通添食作。可是,本片卻是愈看愈有味道,劇情既是獨立進行,同時又把上兩集的人物和支線融會貫通,把今集的劇情深化,延伸首兩集對恐懼和善惡的探討。首兩集的角色牽引到今集,更令劇情作出意料之外的變化,讓本片不止單單成為一部「添食」的延伸作,卻是三部曲的一回總結。在人物的塑造上,上回 Batman 和 Harvey Dent 之間亦敵亦友的關係,深化了單純的正邪之爭,今回 Batman 和 Selina Kyle 之間曖昧的關係,亦使電影的感情線不致單調。創作人把這些原著中的人物不作獨立描繪,把角色之間的關係描寫得充滿人性化,角色之間互相交流,同時間又不讓主角 Batman 一人獨大,人人有戲可演,甚至火花四射,是 Dark Knight 系列與其他英雄片的相異之處。

The-Dark-Knight-Rises1

雖然《The Dark Knight Rises》仍是一部高水準的經典之作,但《The Dark Knight》珠玉在前,本片相對之下仍難免遜色。我覺得今集較遜色的是,本片劇情發展較上回直線簡單,即使末段滲入了不同層次的社會和價值觀,深度和反思地方卻不及上集般具批判力。同時,上集的功臣 Joker 發揮甚多,當可堪稱影史的經典角色。反觀今集 Tom Hardy 所演出的 Bane,雖然描寫得比較片面和簡單,但全片他只憑雙眼演戲,把角色的仇恨凶狠感覺發揮得淋漓盡致,多回演出叫人不寒而慄,亦是一回極出色的奸角演出,但始終上集 Joker 珠玉在前,Bane 在相比之下難免黯然失色。

一如以往,哪管 Chistian Bale 再出色的演出,《The Dark Knight Rises》也是配角較為搶鏡。Anne Hathaway 所演的 Selina Kyle 雖一直無自稱「Catwoman」,但其身手不凡的身手已令觀眾相當難忘,其亦正亦邪的形象,以及其內心交戰的演出,是 Anne Hathaway 演技的再進步,比當年由「影后」Halle Berry 演出的爛片《Catwoman》更出色。主角 Chistian Bale 在三部曲中明顯是今集發揮最多,尤其是片初矛盾的內心爭扎,到末段面對恐怖時的憤力求存,把一個超級英雄背後難得一見的一面,演得入木三分,觀眾伴隨著他的心路歷程,有如跟他上了重生的一課。

maxresdefault

作為萬眾期待的三部曲最終章,《The Dark Knight Rises》確實找不到不看理由。即使本片對 Christoper Nolan 來說也可能是一部「添食作」,但 Christoper Nolan 仍有能力把之扭轉成一部有深度、雅俗共賞的商業娛樂片,把 Batman 的真正俠義情懷活現銀幕,結局一剎的動人一刻,足教本片的觀看價值較同年《The Avengers》高。

電影就是這樣拍成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The Dark Knight Rises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ason2047 的頭像
    kason2047

    談奇述異坊

    kason204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