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Venus) 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至遠的次序排列為第二顆,距離「太陽」約 0.72 天文單位〔約 1 億 8 百萬公里〕,軌道在「水星」(Mercury) 與地球之間。雖然比「水星」離開「太陽」比較遠一些,但仍然太接近,所以同樣被「太陽」烤得火燙,因此「金星」也是一個「火煉獄」。
「金星」名稱源自「羅馬神話」的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Venus),是一顆「類地行星」(Terrestrial Planet),因為它的大小、質量、體積與到太陽的距離均與地球相似,所以經常被稱為地球的姊妹星。
「金星」沒有天然的衛星,公轉周期是 224.71 個地球日,但有趣的是「金星的一天」卻又相當於地球的 230 天,所以金星上「一天」的時間比「一年」還長。磁場強度就只有地球的十萬分之一左右。此外「金星」的自轉方向與「地球」(Earth) 以及其他「太陽系」(Solar System) 各行星的自轉方向相反,十分奇特。
由「金星」的照片可以看到 ,「金星」表面被一層黃色厚厚的大氣所掩蓋,由於大氣太濃厚了,望遠鏡無法看到其地表的狀況 ,更沒有像地球一樣的藍色海洋,只有一層層倒 V 狀的帶狀雲,因此前「蘇聯」(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 СССР) 發射了探測船「貝內拉 9 號」(Venera 9) 與「貝內拉 10 號」(Venera 10) ,在 1975 年對「金星」地表做了探測的活動,也揭開了「金星」地表的秘密 。
「貝內拉 9號」以及「貝內拉 10 號」探測船分別於 1975 年 6 月 8 日與 14 日發射升空,進行一項空前的計劃,那就是發射一個登陸子船 ,到「金星」的表面擷取「金星」表面的景象。 經過四個月的航程,這兩艘太空船成功的發射了登陸子船於 10 月 16 日與 23 日登陸「金星」。之後「蘇聯」又發射了一系列的探測船 ,得知「金星」表面的構成大致由「玄武岩」(Basalt) 所組成。
「金星」的大氣結構
「金星」的大氣層主要為「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 ,佔約 96%,以及「氮」(Nitrogen) 3%。大氣壓力為地球的 90 倍,相當於地球海洋中 1000 米深度時的壓力。由於濃厚的「二氧化碳」的造成嚴重溫室效應。令到「金星」表面極為酷熱,溫度達 470℃,有如煉獄一般。如果沒有這樣的溫室效應,溫度會比現在下降 400 ℃。在近赤道的低地,「金星」的表面極限溫度更高達 500℃。是個高溫,高壓的環境。在這樣的條件下,水的沸點約為 300 ℃,因此相信「金星」表面沒有液態水存在,也極端得不適合地球上的生物居住。
在照片中「金星」表面的雲層呈現倒 V 型的形狀,這種雲系統稱為帶狀風系統 。這種帶狀風的其實是太陽照射所造成的對流。
在距離地表高度 50 至 70 公里的上空,懸浮著濃密的厚雲,把大氣分割為上下兩層。雲為濃硫酸液滴組成,其中還摻雜著硫粒子,所以呈現黃色。接近地表的大氣時速較緩慢,只有每小時數公里,但上層的時速卻可達到每秒數百公里,「金星」自轉的速度是如此的緩慢,需時 243 個「地球日」才轉一圈,但卻有如此快速轉動的上層大氣,至今仍是個令人不解的謎團。在氣候適中的地球上,很難想像在「太陽系」中竟然有這樣瘋狂的世界。
金星的結構
「金星」大約 90% 的表面是由不久之前才凝固的「玄武岩」熔岩構成,也有極少量的隕石坑。這表明「金星」表面正在進行重新建構。
來自「麥哲倫號」(Magellan probe) 的數據顯示,科學家推測「金星」的內部構造可能與「地球」相似:由半徑約 3000 千米的地核和由熔岩構成的地幔組成,地殼比起原來所認為的更厚也更堅固。因而推測「金星」沒有像「地球」那樣的可移動板塊構造,但是卻有大量的火山噴發遍布「金星」表面。
「金星」地函主要成分以「橄欖石」(Olivine) 及「輝石」(Pyroxene) 為主的「矽酸鹽」(Silicate),以及一層「矽酸鹽」為主的地殼,中心則是由鐵鎳合金所組成的核心。「金星」的平均密度為 5.24g/cc,次於「地球」與「水星」 ,為八大行星中第三密的。地表的重力約為地球的 0.91 倍。
「金星」上最古老的地表特徵僅有 8 億年歷史,大多數地區都相對年輕〔但也有數億年的時間〕。最近的發現顯示,「金星」的火山在隔離的地質熱點依舊活躍。
「金星」的觀測
「金星」是除了「太陽」和「月球」以外,天空可以看到最亮的亮星。在「太陽」還沒升起之前 ,「金星」離地面時的最大角度大約是30°,視直徑變化很大,有時會超過 60 秒。觀測時選擇天將明未明或者是「太陽」剛落下的時候,是「金星」最佳的觀測時機。
雖然其視直徑很大,但因為「金星」的大氣層很厚,所以不容易觀察到其表面的狀況。「金星」與「水星」都是內行星,因此在小型望遠鏡中可以看出其盈虧的狀況 。「金星」的光度可達 -4.6 等之強,因此平常在「太陽」西下天未暗時,或是日出時在天邊見到的亮星,可能就是「金星」了。
金星凌日 (Transit of Venus)
「水星」和「金星」都是「太陽系」中的內行星,它們比「地球」更接近「太陽」,所以就會出現「凌日現象」(Transit Phenomenon)。內行星「凌日現象」出現時,「太陽」、內行星及「地球三者連成一直線而內行星在「太陽」與「地球」之間,視覺上內行星會尤如一個黑色圓點在「太陽」的圓面上橫過。由於內行星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與「地球」的軌道並不是在同一平面上,內行星凌日現象並不是每年都會發生;「金星凌日」就是相當罕見的天文現象,每隔一百多年才發生兩次。之前幾次的「金星凌日」現象分別發生在十九世紀 1874 年及 1882 年,進入廿一世紀則在 2004 年及 2012 年發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