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近乎長生不死的外星種族 —— 永恆族,在七千年前被派往地球,一直引導人類的文明發展及保護人類不受變異族所侵害,但同時亦受限於星神族指令,除非事情牽涉變異族,否則不能干涉人類生活,可是永恆族卻逐漸發現自己任務背後的殘酷真相!
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Avengers: Endgame) 後睽違兩年多,「漫威電影宇宙」(MCU) 第四階段正式展開,繼早前毀譽參半的《尚氣與十環幫傳奇》(Shang-Chi and the Legend of the Ten Rings) 之後,萬眾期待的大作《永恆族》(Eternals) 終於上映。
《永恆族》由以《浪跡天地》(Nomadland) 成為首位華裔女性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及金球獎最佳導演獎的趙婷 (Chloé Zhao) 執導,加上有龐大卡士如 Angelina Jolie、Salma Hayek、Richard Madden、韓國馬東石 (마동석) 與及來自香港的陳靜 (Gemma Chan) 等。
作為本年度最受矚目的作品,可是在不同國家舉行首映後評價不似預期,「爛番茄」(Rotten Tomatoes) 綜合了 92 位專業影評人的評分,當中只有 64% 給予好評,只屬合格邊緣,創 MCU 電影評分新低,略低於 2013 年《Thor: The Dark World》的 66% 評分,而且多元類型的新嘗試更引發不少爭議!
劇情講述「永恆族」是由「天神族」(Celestials) 創造出來的外星族類,成員皆擁有強大超能力,幾乎是長生不死,成員們隱居地球七千年,任務是保護地球,並奉命除非事關宿敵「變異族」(Deviants) ,否則不能出手干預人類生活。因此數千年來永恆族見證了人類發動無數塗炭生靈的戰爭、破壞和天災亦只能暗中觀察!
故事的時間線設定在《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Avengers: Infinity War) 與《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的「薩諾斯彈指事件」(Thanos Decimation) 導致一半人口曾消失又重新返回地球之後,原本以為早已滅族的變異族似有回歸跡象,令永恆族各散東西的成員不得不再次集結並肩作戰,聯手抵抗宿敵!
Marvel 當初公佈《永恆族》由趙婷擔任導演開始,已有不少人感到驚訝,趙婷作品一直偏向藝術風,靜態而充滿情感,由《再生騎士》(The Rider) 到奧斯卡得獎作《浪跡天地》(Nomadland) 皆如是,跟商業動作、娛樂掛帥的超英爽片風馬牛不相及,因此有不少人懷疑她的能力與出來的效果會如何?
最終電影成品出來,正如外間所想,全片不論在核心思想、畫面色調、對白風格等,都跟以往 MCU 的超英片風格很不一樣!
趙婷將她獨特的角色情感注入了這部電影,成員間的情感互動皆有細緻刻劃,讓電影充滿了細膩而感性的特質;例如她會花很多篇幅去描寫女主角 Sersi 的內心世界、與 Ikaris 的情侶關係,還有她作為地球守護者的憐憫與愛!
一副粗獷武將模樣的 Gilgamesh,其實他與 Thena 有極深厚的情誼,即使殘留的記憶導致她精神錯亂變成生人勿近,Gilgamesh 仍不惜一切甚至選擇雙雙避世也要守護對方!
孩子模樣的 Sprite,表面上是共同進退的永恆族一員,但內心一直不滿自己被困在孩子模樣的身體,從而心底對 Sersi 這位「閨密情敵」產生絲絲恨意但表面卻又要裝作若無其事,還有 Makkari 與 Druig 一段似有還無的曖昧情!
這些情感描寫以往甚少會在的 MCU 電影中出現〔就算有都只會輕輕帶過〕,完完全全就是趙婷的電影風格!
老實說,《永恆族》的 156 分鐘片長算是超英片中數一數二,相信與趙婷花了很多筆墨去塑造每一個角色有關,以她的風格將人物塑造放在首位是可以理解。
可是看慣 MCU 過去那些節奏爽快、動作掛帥商業摸式的觀眾,實在未必能接受這種敘事方式與節奏,所以打算入埸觀影的最好先有心理準備,明白《永恆族》與《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鐵甲奇俠》(Iron Man) 、《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 很不一樣。〔忽發奇想如果由趙婷拍《復仇者聯盟》會是什麼效果?!〕
而且作為一齣介紹新超級英雄登場的首集作品,從海報或預告中都可見到,《永恆族》有十位超級英雄初次登場,既要介紹他們的背景、能力、性格,加上故事橫跨了整個人類歷史,亦涉獵探討生命、自我存在意義、家庭、宗教、戰爭及科技進化甚至精神病等議題,又要兼顧好劇情與動作場面,還有跟 MCU 本身的劇情發展接軌,實在有太多資訊要處理,可是片長卻有限制,簡直是超高難度動作,導致劇情鋪排上出現顧此失彼的問題,部份情節交代更怱怱帶過就算!
此外,視覺特效、動作設計方面相信都不是趙婷與團隊們擅長的範疇,因此可見《永恆族》前兩個小時大都是偏向靜態的場景,動作場面有但不多,不太像是耗資了二億美元的製作。而最大問題是全片反派大都是一些野獸造型的雜魚角色,欠缺明顯的主要反派是超英片大忌,沒有勢均力敵的敵人會令觀眾投入程度太打折扣!
還好在最後半小時終於出現一埸壓軸的 CG 大亂鬥和比較有看頭的角色衝突和震撼畫面,但相比起 MCU 過往的作品,動作效果仍然不算突出!
不過《永恆族》創了多項 MCU 電影先河,包括史上第一位由美國聽障女演員 Lauren Ridloff 飾演的聾啞超級英雄 Makkari,甚至有具爭議的首位同志超級英雄 Phastos,並有 Phastos 同性戀的多元成家情節,在片中還與丈夫有親吻的戲分。
可是因情節牽扯到「LGBTQIA+」族群而掀起了美國影評網站 IMDB 的負評風波,網站被一星負評灌爆,要緊急關閉評分系統。
「LGBTQIA+」是近年美國性別平權運動,倡導對多元性別族群的尊重,不過仍有一些所謂的衛道人士並不支持,洗版式低分負評絕大部份並非真正看過電影的評價,而是針對電影中「LGBTQIA+」劇情的惡意攻擊。雖然這些的惡意負評或許並不客觀,但仍影響到一般觀眾對電影的印象,令《永恆族》的評價出現兩極化,接受的會覺得沒問題,不接受的就有許多批評!
更不幸地《永恆族》近日遭中東多國及星加坡以相同理由宣布禁映,一齣談平權、反歧視的電影卻先被好幾個國家排擠了,現實還真諷刺!
《永恆族》跟以往的 MCU 電影風格很不一樣,定位本應是一齣規模宏大的史詩式鉅片,可是效果不似預期,更出現「趙婷似乎不適合這種規模的電影」的言論!
但個人認為這不是趙婷的問題,當初 Kevin Feige 找趙婷執導時已經很清楚她屬藝術風格,也會想像得到成品大概是什麼效果;相信是 Marvel 在拍了廿多齣風格類似的商業作品後也想尋求突破而作出的決定。只是,要尋求突破不是問題,問題是計劃上出了岔子!
不知是 Marvel 信心太大還是怎樣,過往在推出《復仇者聯盟》前用了五部電影去介紹不同的超級英雄角色,可是在《永恆族》中卻一口氣介紹了十位英雄角色出場!
要知道這些永恆族成員們對於沒有接觸過原著漫畫的觀眾來說,其過往經歷、關係和故事皆一無所知,即使片長 156 分鐘也不足以完整交代這個有龐大世界觀故事的來龍去脈和塑造所有人物,結果為遷就片長只能犧牲電影中不少重要情節。
不明白 Marvel 為何會突然以為單憑一齣電影就能做到《復仇者聯盟》的效果,犯上 DC《正義聯盟》(Justice League) 戲院版同一個毛病?!我覺得即使不拍攝獨立電影去介紹成員,至少也要在其他影集先登場給觀眾們一個概念會比較好吧!
趙婷和製作團隊想要將 MCU 導向一個全新的大方向,但是一齣「靜態動作片」是否能滿足普羅觀眾實在成疑;但姑勿論成績如何,超英動作片對於這位劇情片導演來說亦算是個新嘗試,她這份勇於走出舒適圈作出自我挑戰的勇氣令人欣賞,而且亦看得出製作團隊已盡了最大努力,其實以趙婷的能力應該可以做得更好,不過我亦有懷疑過《永恆族》可能跟《沙丘瀚戰》(Dune) 一樣只不過是用作人物介紹的首部曲,接下來的續集才是真正的主菜!
《永恆族》的負評或許影響部分觀眾的印象分,但作為觀眾批評很容易,可是往往忽略了製作團隊付出的努力,我們也許可以對趙婷這位超英動作片新手多一點包容!而 Marvel 本身已有廣大的支持者基礎,加上是 MCU 第四階段的開端,是左右未來故事發展的重要作品,縱使這齣「唯美超級英雄電影」不算完美,喜歡與否亦屬見仁見智,不過相信 Marvel 鐵粉們一定會支持,票房仍然不成問題!
《永恆族》共有兩段片尾彩蛋且有驚喜,在第一段片段中,《復仇者聯盟》系列中大反派 Thanos 的弟弟「星狐」(Starfox) 加入了永恆族,他和邪惡哥哥截然不同,Starfox 擁有正常人類外貌,跟哥哥的「紫薯」膚色南轅北轍,而且性格調皮可愛,擁有操控他人情緒的能力。
第二段彩蛋是在片尾曲、片尾字幕結束後〔大約要等十分鐘〕。電影末段 Sersi 的男友 Dane 原本要坦誠自己的身份,Sersi 卻被星神族的 Arishem 帶走。原來 Dane 也非普通人,他打開了家族世代相傳的「烏木刀」(Ebony Blade),正式公開他「黑騎士」(Black Knight) 的身份。「黑騎士」擁有高強的劍術,卻不具有任何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