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phpz17j7j

「壓力」(Stress),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基本上每個人一生中都會經歷大大小小不同的壓力,例如:生活環境、讀書考試、工作、經濟、健康危機、人際關係等等。然而每當談起壓力,普遍都會認為能令人脆弱、增加罹患許多疾病的風險,因此總將壓力視為「影響健康的敵人」。但原來事情並非這麼簡單,壓力對我們也非全然是壞事!

 

什麼是「壓力」(Stress)?

壓力在醫學上並無專有定義,何可能使身體造成失衡影響的威脅都算壓力。

但從廣義的生物學觀點來看,壓力是指身體對心理創傷、極端溫度、缺乏食物或遭遇掠食者等各式困擾所產生的反應,是源自原始時期的求生本能。

而從心理學的觀點來說,壓力一般是指惡劣或苛刻環境造成的心理或情緒上的緊張感、緊繃感所出現的反應。

不過「Stress」一詞的涵意,讓在 1930 年代率先提出壓力反應的心理學家 Hans Selye 亦感到困惑,部分原因在於,「Stress」不僅是用來描述身體對困境的反應;在物理學中,應變 (Strain) 指的是物體受外力而產生的形狀或大小變化,而壓力或應力 (Stress) 則是與之相關的內部力量,一詞兩用便讓大家將兩者聯想在一起。

/tmp/phpUlDUe0

 

當我們感受到壓力時,身體裏其實發生了什麼事?

為了處理無論是出於想像、無形或無生命危險的威脅〔如工作遇上困難〕,又或來自真實的有生命危險的威脅〔如不幸遇上歹徒〕,身體都會採取一連串行動來自保,讓身體進入一個「戒備模式」,因而形成了所謂的「壓力」。

壓力反應由腦部啟動,處理情緒和恐懼的「杏仁核」(Amygdala) 會傳送訊息到負責調節內臟活動和內分泌的高級神經中樞「下視丘」(Hypothalamus),啟動一連串電訊號和化學訊號,讓身體準備好加速作出反應。

第一步是指示腎上腺分泌更多「腎上腺素」(Adrenaline),好將神經系統切換至「戰或逃」(fight or flight) 模式。

當腎上腺素湧入血流,促使體內「脂肪」(Fat) 和「肝醣」(Glycogen) 分解,以釋出一波能量,於是體內的血糖值濃度上升,「脂肪酸」(Fatty acid) 也被釋出,以便在身體在有需要之際提供燃料。

這些分子接著由血流輸送到肌肉和腦部,非必要部位的血管會收縮、加速心跳、呼吸增快,好將額外的氧資源轉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此時,感官也更為敏銳,腦部亦進入戒備狀態。所有壓力反應僅在一瞬間就發生,有時甚至早於大腦對壓力源的判斷,而上述化學物質遽增的方式亦會依個別情況及個人體質而異。

/tmp/php57VhI3

若當下無法逃離或對抗,戰或逃反應可能會被「嫌惡警戒」(Aversive Vigilance) 取代;在此情況下,動作會停止,血液會從皮膚和末梢流向核心器官。

此反應不是替即將發生的體能活動暖身,而是為了在受傷的情況下盡可能地降低出血。儘管現今我們所遭遇的大多數壓力情況並非來自有生命危險的威脅,但此反應在人類原始時期的演化過程中應該相當管用〔保命嘛!〕。選擇哪一種反應得視當下的情況而定,但這種行為模式在年幼時就已建立。

當壓力反應啟動的同時,求生就成了當下的首要任務,因此,如消化和生長等跟求生沒直接關係的非必要功能都顯得較次要,會減慢甚至暫緩。因而同一時間,另一個較和緩但持久的壓力反應也會同時啟動,下視丘會釋出「皮質釋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CRH) 這種分子,以觸發生物反應,讓身體進入求生模式。

CRH 從下視丘行經一小段血流、進入「腦下垂體」(Pituitary Gland),以促進另一種長程化學訊息 ── 促使「腎上腺皮質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ACTH) ── 的分泌;ACTH 會順著血流行經全身、抵達腎臟,啟動壓力反應的下個步驟。

兩顆腎臟的頂端各有一個稱為腎上腺的激素製造器官,內含腎上腺皮質這種腔室。此處的細胞負責製造「糖皮質素」(Glucocorticoid) ──這些體內自然分泌的「類固醇」(Steroid) 會協助身體的其他部位面對壓力。「皮質醇」(Cortisol) 能干擾「胰島素」(Insulin) 的作用、使血糖上升、平衡體內酸鹼值、抑制免疫反應,甚至影響記憶生成。


壓力會影響健康?

「壓力」既然是一種身體用作保命的緊急臨時措施,威脅過後理應立即停止;短期危機的壓力身體可迅速修正,為了預防壓力反應不停循環,皮質醇就具有關閉功能,並可反饋到腦部,宣告壓力反應任務已完成,以協助停止 CRH 和 ACTH 的分泌,解除身體的「戒備模式」。

可是,有時壓力也會發展成長期的慢性問題。當壓力無法在短時間內停止,長時間維持在「戒備模式」的身體,就可能會出現焦慮、失眠、飲食習慣出現改變甚至食慾不振、出現破壞性行為和頭痛或肌肉疼痛等 .....〔這類壓力反應相信不少人都很熟悉了吧!〕

因此「壓力會影響健康」幾乎已成為人們的共識,可是有學者在一項大規模的研究中發現,過去一年中經歷較多壓力且相信壓力對身體有害的人,死亡率增加 43%;而過去一年中雖經歷較多壓力,但不認為壓力對身體有害的人們死亡率卻相對偏低。這意味著,當你改變對壓力的態度,不將其視為傷害你的敵人而視為帶來挑戰的朋友,那麼你便能改變身體對於壓力的反應。

/tmp/php6OI4j9

 

「惡性壓力」(Distress)

壓力雖然並非人類獨有,但在我們所認知的動物中,人類頗為獨特 ── 我們優秀的大腦雖得天獨厚,但也可能帶來長期壓力,因為人類會對自身和世界進行複雜的抽象思考,會擔心其他動物根本不會想到的問題 〔如婚姻、工作和經濟問題〕。

雖然壓力反應是演化過程的產物,能在遭遇短期的環境壓力時提升存活率,但長期而言卻可能造成傷害;若不予理會,最終還可能引發疾病。

慢性壓力除了會對心臟和血管造成負擔,提高心血管疾病、心臟病和中風的機率,還可能危害免疫系統。急性壓力反應會動員免疫細胞,為擊退感染做好準備,但「皮質醇」(Cortisol) 這種壓力激素也會長期影響免疫細胞的功能〔因此皮質醇類藥物會被用於需要免疫抑制的患者身上,以壓制其免疫系統〕。

長期壓力可不是鬧著玩的,不僅壓力反應本身會對身體造成負擔,伴隨情緒低落而來的行為〔如喝酒、抽菸〕也同樣傷身;然而,這還不僅止於生理上的影響。

年幼時經常處於壓力下〔無論是戰爭、被疏於照料或父母離異〕者,成年後較大機會產生心理問題;因為童年時腦部仍在發育,慢性壓力可能造成腦部結構改變,進而影響腦功能。

/tmp/phpLUphh4

 

「良性壓力」(Eustress)

原來壓力對我們也非全然是壞事,美國心理學家 Kelly McGonigal 研究了我們對壓力的感受,會如何影響及對身體帶來的衝擊,結果發現,若我們相信壓力是壞事,它就更易對我們造成傷害。

McGonigal 的研究顯示,改變對壓力的看法似乎能改變其對人體造成的影響。處於壓力下而又認為壓力對自己有害的人,會有較高的死亡風險。更驚人的是,遭遇壓力但本身不認為壓力是壞事的人,死亡風險甚至比幾乎無壓力者還低。

/tmp/phpbbfYFa

McGonigal 在一次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 進行的壓力實驗中,讓受測者接受一些有關壓力的挑戰,但是在進行測試前,刻意提示部份受測者:『你們在壓力中可能會有心跳加快、呼吸加速、流汗等反應,過去我們會將這些反應理解為焦慮。但是事實上,心跳加快、呼吸加速將使你大腦獲得更多氧氣,這些生理反應會讓你身體充滿活力並且準備好應對眼前的挑戰。』

研究結果發現,在測試前沒有接受提示的受測者,行為顯示得較緊張及焦慮;而測試前有接受提示,又認為壓力反應對自己表現有幫助的受測者,他們所感受的壓力與焦慮感則大大降低、多了自信,而且在壓力情況中雖然心跳仍會加快和呼吸急促,可是他們的血管仍能保持在放鬆狀態,這樣的生理反應有點類似處在愉快、受鼓舞的狀態,甚至有點像是享受這個挑戰過程。

此外,另一個關於壓力帶來的好處是:壓力可以增加我們的社交行為。

原來壓力反應還有另一個常被忽略的組成元素 ── 壓力狀態中大腦會分泌一種物質叫做「催產素」(Oxytocin),這種「愛的荷爾蒙」向來有「擁抱激素」(Cuddle Hormone) 之稱,人在互相擁抱時,腦部便會釋放此激素,除了有助於母親建立與嬰兒的關係,也會讓我們渴望與他人有更緊密的連結、樂意分享傾聽、更有同理心、也更願意幫助他人。

這表示若人在遭遇壓力時分泌催產素,你的抗壓機制會促使你想要待在關心你的人身邊,以尋求其他人的支持及幫忙。

除此之外,催產素還具有保護心血管的功能,可以讓血管在壓力狀態下保持放鬆、增生心臟細胞、修復受損細胞。有趣的是,只要透過人際關係獲得支持,就能產生上述的效果,因此在壓力狀態下,多去接觸其他人,不論是尋求幫助或協助他人,都能讓你產生更多的催產素,使你更快從壓力中解脫。

/tmp/phpicYSJI

 

與壓力和平共處

我們能否健康活到 80、90 歲又或者會在 50 歲時就已因壓力導致心血管疾病?端看我們如何看待壓力。

雖然壓力有時候可能使人感覺不快,若我們能選擇以較正向積極的角度詮釋壓力反應,又或者我們願意在壓力中尋求他人支持以及協助,那麼儘管我們無法完全清除生活中的各種壓力,但是它能幫助我們面對生活中的挑戰。相信自己的身體,並在無法負荷時求援,便能與壓力和平共處,讓我們在壓力面前變得更好、更強壯!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壓力
    全站熱搜

    kason204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