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星爵」(Starlord) Peter Quill 與他的一眾隊員,在對抗 Kree 族狂人 Ronan 一戰中成名後,終於在茫茫宇宙中闖出了名堂,各式各樣的僱傭任務接踵而來。卻在一次獵殺異次元怪獸行動中,因 Rocket 竊取了幾個 Anulax Batteries 而開罪了「守榮族」(Sovereign) 的大祭司 Ayesha,眾人被 Ayesha 所派出的 Golden Drones 大軍追擊,正當他們快要被擊落時,卻被一神秘人 Ego 所救。Ego 更披露自己就是 Starlord 失蹤多年的父親,同時也具有「天神族」(Celestials) 的身份,並建立了一個 Ego 星球,希望父子能一起幸福生活下去。Starlord 在夢幻般的星球上安穩日久,卻想不到自己身世背後,生父 Ego 其實另有所圖,甚至牽涉到銀河系存亡的危機!
還記得當年官方宣佈《Guardians of the Galaxy》的拍攝計劃時,大概不少人都瞪大了眼睛 —— 要知道,即使在那個《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 大獲成功、全世界都等著看「漫威電影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 MCU) 邁進「第二階段」的 2012 年;這齣《Guardians of the Galaxy》,有著聽來老土的片名,亦非 Marvel 最著名的英雄人物,男女主角也非大家熟悉的演員,而且讓一隻嘴賤的浣熊和一棵只會說三個字的「樹人」登上大銀幕,都是個聽起來詭異至極的構想,加上角色造型又古怪,令人感覺 Cult 味濃厚,甚至有不少人認為這是齣高成本大爛片,Marvel 定會嚐到失敗滋味!
也因此,當 Marvel Studios 找上本片導演 James Gunn 時,這位以恐怖片起家的怪才也作出了和大多數人相去不遠的反應,當電影上映時甚至把自已關在房間裡寫劇本,他實在鼓不起勇氣面對慘淡票房!
當然後來的結果我們都知道了:James Gunn 用苦中作樂的喜感與復古流行文化包裝起一齣齣失敗者的人生悲劇,為這群最邊緣、最詭異的角色賦予最深刻的愛,「星爵」(Star-Lord) Peter Quill、「嘉魔娜」(Gamora)、「達拉斯」(Drax)、「火箭」(Rocket) 與「格魯特」(Groot) 自此成了家喻戶曉的超級英雄人物,那收錄各大金曲的《Awesome Mix Vol.1》也一度登上年度的銷售排行榜冠軍。
首集《Guardians of the Galaxy》以反傳統超級英雄人物為主題,加入了大量同類型電影缺乏的無厘頭笑料與幽默感,成功開拓了一隊與地球上《The Avengers》系列以外的新一章,其喜劇與自嘲元素更影響了《死侍:不死現身》(Deadpool),而「反英雄」的故事亦影響 DC 拍下了《自殺特攻:超能暴隊》(Suicide Squad)。
當很多觀眾都覺得續集電影很少會比前作精彩時,Marvel 就是有把續集電影拍得更好看的能力,看完之後覺得「漫威電影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 MCU) 的電影依然沒有讓人失望,雖然《Galaxy Vol.2》感覺較為平淡,但早就知道明年的《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Avengers: Infinity War) 會把這群跟地球上的超級英雄很不一樣的外星怪咖拉進來,所以也格外注意第二集的劇情發展。建議先看過第一集再去看會比較了解來龍去脈,與成員之間互動的梗,這些地方真的不要錯過,為這部電影加分不少。
《Galaxy Vol.2》風格一承首集的無厘頭,新舊角色繼續插科打諢,笑料貫徹全片,但《Galaxy Vol.2》不似《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Captain America:Civil War),《Civil War》較成熟較複雜,談及政治觀的爭議,談及寫實的友誼如何跟個人信念產生衝突;《Galaxy Vol.2》則簡單得多,也傳統得多。
《Galaxy Vol.2》跟隔壁還沒下檔的《Fast of the Furious》〔巧合地兩片同樣有 Vin Diesel〕一樣有著「Family」這個概念,同樣是以「家人」作主旨的兩部作品,兩者處理的手法和水平卻截然不同;《Fast of the Furious》成員們間感情都較流於表面,愛將「Family」掛在咀邊,不少時侯一句「for family」就合理化了所有事情,然後繼續各打各的〔又或是各自各飆車...〕!更重要是,不論怎麼看,都是 Vin Diesel 在個人表演,強如 Dwayne Johnson 也只是輔助,似上司下屬,遠遠多於似兩兄弟。
但在《Galaxy Vol.2》,導演 James Gunn 描寫親情果然有一手,他強在一早鋪好伏線,Rocket 不斷嘴賤,狂寸其他成員,但口舌之爭只是表象,一眾成員不管如何鬥咀,甚至經常威脅說要殺死對方,不過去到生死存亡一刻,也會不惜犧牲自己去拯救同伴。比較起來,說明真實的感情不需要利用虛情假意來包裝。Star-Lord 與養父 Yondu 的關係如是。再引伸到 Gamora 跟 Nebula 的姊妹情仇也如是。你看《Furious 7》時想哭,多數因為 Paul Walker 在現實生活中不幸喪生,跟電影情節產生了關連。看《Galaxy Vol.2》時想哭,卻是因為被角色之間的像真感情所打動,而明明電影只不過在訴說「生娘不及養娘大」這類老掉牙的道理。這或者正是 Marvel 最強的地方,在一個虛假的時空設定,卻能夠建構出一種最真摯的人物感情。
《Guardians of the Galaxy》這系列從第一集起就刻劃每位角色強烈的個人風格,「星爵」(Star Lord) 身為半個地球人的神秘身世,「加摩娜」(Gamora) 是大魔王「蕯諾斯」(Thanos) 養女的特殊身份,「德克斯」(Drax) 為幫親人復仇的決心,「火箭浣熊」(Rocket) 外表自大內心自卑的苦處與樹人「格魯特」(Groot) 強大的能力卻永遠只會說一句『I am Groot!』的古實性格,皆是這些成員的魅力所在。除了 Groot 上集最後因救所有成員而犧牲,但最後片尾就已揭露 Groot 在土裡重生回歸團隊,預告中「小格魯特」(Baby Groot) 的萌樣也成了本集最大的看點。
其實兩集《Guardians of the Galaxy》都是同一個調調,幾位迷惘的超級英雄在拯救世界的同時,試著面對自己的過去、尋找自己的歸宿,而今集重點描述每個角色的心境變化,儘管各種搏鬥、空戰、特效依舊絢爛奪目,但也不及對白安排的精彩,片中角色間的對白動不動就讓我聽得雞皮疙瘩,Yondu 跟 Rocket 的自白、Gamora 跟 Nebula 的對質、Drax 跟 Mentis 的既「深情」又弱智的對話、Peter 與 Ego 的爭辯,每次的對答都會加深角色的層次,每一次對答所造成的影響都會微妙地展現在劇情之中!
但《Galaxy Vol.2》也並非真的那麼完美無暇,首集期望不大卻一鳴驚人,在珠玉在前之下,今集明顯支線過多,前段劇情較為鬆散,過度注重「延伸」劇情讓它幾乎失去了「驚喜」的元素,整部片的氛圍基本上跟上集近乎一樣,片中的笑點也是多得有點離譜,簡直就像是一部 Marvel 「棟篤笑」一樣,比較期待驚喜或是笑點比較高的觀眾們可能就會變得有點吃不消了,幸好並未影響整體觀感;
跟《Fast of the Furious 8》一樣,《Galaxy Vol.2》都出現奸角改邪歸正的情節,包括一心要致「加摩娜」(Gamora) 於死地的妹妹「涅布拉」(Nebula),以及收養「星爵」的「破壞者」(Ravagers) 首領「勇度」(Yondu),也是戲情編排中令人吃驚的轉折。
相對於《Furious 8》牽強的理由,《Galaxy Vol.2》則合理得多。一來兩位在上集似是反派的角色,跟男女主角早有關係早有感情;二來角色本身的背景也有被好好交代,Nebula 與 Gamora 這對姊妹從首集就是站在對立面,但 Gamora 一再表現不想對自己妹妹出手的感覺,表面上兩人雖然還是水火不容。而這集劇情揭露 Nebula 內心的痛苦、對姊姊又愛又恨的矛盾與及對親人的渴望,還有 Gamora 釋放情感的心路歷程,也呼應本集以家人、親情為主軸的重心。在跟主角們擁有共同敵人而並無確實深仇大恨的前設下,化敵為友是很合理的發展,跟《Furious 8》集體性無厘頭失憶,突然將殺死朋友的仇家收為己用,是完全兩碼子事。
萬料不到,來到最後十分鐘劇情急轉,這次真的有點出乎我的意料,完全沒猜到是這樣發展!
「星爵」遇上自己的親生父親 Ego ,但內心卻始終存在父親拋棄母親的陰影而難以敞開心靈接受,另一方面幼時綁架「星爵」的 Yondu 則遭下屬背叛,但在得知「星爵」前去「伊高星」(Ego the Living Planet) 後還是表現出不安!
看起來自小顛沛流離的「星爵」終於找到親生父親,而生父又是能力強大的天神族人,象徵銀河守護隊可能擁有一個強大的後盾而實力大增。但從許多交談與周遭環境中皆隱隱透露出不尋常,原來 Ego 並非「星爵」心中那般完美的父親,而只是想要利用「星爵」擁有自身血統的能力來毀滅宇宙,反而當初綁架「星爵」的 Yondu 才是為了保護他不受傷害才不將他交給 Ego,最後甚至為拯救「星爵」而不惜犧牲自己。
電影到末段才來一記如斯溫馨感人的收筆,一反系列惡搞俏皮的調子,增添了幾分柔情浪漫。即使你明知一定有續集,這個收筆極妙的結局卻沒有留下明顯的伏線,甚至要圓滿作結亦無仿,是 Marvel 一回極妙的收筆。
動作場面方面,沒有地球上的地理環境限制,大可玩得更天馬行空,上集突破了英雄片的界限,以科幻的形式拍連場太空大戰,場面予人無限驚喜,今回再度加碼,視覺效果仍十分出色,再一次震撼觀眾眼球。打從開場一幕,無論文戲或動作場面,都給予觀眾層出不窮的視覺驚喜,從緊湊的 Golden Drones 大戰,到宛如仙境的「伊高星」(Ego the Living Planet) ,均讓人嘆為觀止。Marvel 精準的商業計算仍沒失望,動作場面一浪接一浪,保持著高密度的觀能刺激,再加上眾人的「騎呢」異能,一次又一次逢凶化吉,更讓娛樂性大大提高。
演員方面,整部電影幾乎沒有幾位演員能看見「人樣」〔甚至只是 CG 角色〕,大體而言,今集的演員表現比第一集更加討喜、自然。
Chris Pratt 飾演的「星爵」越來越像個稱職的領導者,能夠繼續成為最耀目的主角,繼續帶領眾人蹤横宇宙。
「火箭浣熊」Rocket 則繼續口沒遮攔、嘴炮全開,那充滿吐槽與垃圾話的鬥嘴,全拜幕後功臣 Bradley Cooper 神級的配音技巧所賜。
而今集力 Sell 的 Baby Groot,今回在開場以自得其樂的舞姿幾乎跳完了一整首《Mr. Blue Sky》,背景還是整支隊伍對抗異次元怪獸的精彩戰鬥!更幾乎每次出場都有笑位,比一眾「人類」主角更搶戲,其實很難像想幕後配音竟然是「大隻佬」Vin Diesel。
Dave Bautista 憨傻又帶點張狂的喜劇天分今回則獲得了更多的開發,只要 Drax 一開口,電影院裡絕對會爆出一陣笑聲;與只懂得解讀字面意義和有能力感受他人情緒的「螳螂女」Mantis湊在一起,變成了電影裡最美、同時也最哀傷的畫面之一。往後她跟 Drax 可能會發展一段感情線,有傳更會在《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Avengers: Infinity War) 中出現。
除了上集原有的主角們 Zoe Saldana、Dave Bautista 外,今集還加入 Kurt Russell 飾演「星爵」的神祕老爸 Ego,這位能力強大的天神族人,背後隱藏著極大陰謀。
上集的反派角色 Nebula 及 Yondu Udonta,今次也一併以改邪歸正的姿態回歸,Gamora 與 Nebula 從相互敵視到和解的轉折略顯生硬,但你會真心為這對姊妹的攜手奮戰感到開心;
但說到最特別的,則是這位由 Michael Rooker 飾演的「星爵」養父 Yondu,電影後半段劇情基本上是為他而設!
在過去 26 年來,「星爵」一直渴望能尋找生父下落,結果到頭來,那位見錢眼開、殺人不眨眼的養父 Yondu 才是彼得追尋已久的 David Hasselhoff。這位失格的外星養父曾毒打「星爵」、訓練體型瘦小的他前去各星系偷取各種寶物,甚至屢次威脅要將他生吞活剝,但這些殘忍行徑背後隱藏的,卻是知悉秘密後所產生的善良與同情,甚至是一種不願再讓悲劇重演的決心。
導演 James Gunn 繼上回特地在劇本裡為 Michael Rooker 加入 Yondu Udonta 的角色後,這回又給 Michael Rooker 寫出最有層次、最富情感張力的戲份,讓這位吹著口哨就能操縱飛箭的牛仔在一場反擊昔日叛軍部下的戲碼中大顯身手,用最爽快、最有節奏感的暴力美學留下本片最迷幻也最有創意的畫面,Michael Rooker 自然也火力全開,一路將角色昇華,給了 Yondu 一個最有份量、最淒美的結局。
也令 Yondu 成為《Galaxy Vol.2》裡最賺人熱淚的角色,這位「刀子嘴豆腐心」的慈父永遠都會活在「星爵」的心裡。
最驚喜倒是某兩位客串角色,Sylvester Stallone、Ving Rhames、楊紫瓊等人在電影裡也以「破壞者」(Ravager) 前輩的身份登場,本系列的忠實粉絲絕對會大感滿足。看來 Marvel 這個時空會不斷擴大,縱有性格演員堅持不加入這個時空,卻仍有不少大牌演員願意加入,未來「漫威電影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 MCU) 或會更熱鬧!?
電影就是這樣拍攝的